![](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9/0218/20190218101915633.jpg)
2019年2月12日,海馬汽車(2.170, 0.02, 0.93%)發布1月份產銷數據,交出了一份慘淡的成績單。數據顯示,海馬汽車在新年首月僅賣出1327輛車,同比大跌87.45%。這對近幾年來頻走下坡路的海馬汽車來說,可謂是開局不利。
伴隨著持續下跌的銷量,海馬汽車的業績也一蹶不振。自2017年首次虧損之后,據公司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凈利潤預計繼續虧損12億元-18億元,虧損預計同比增長20.68%-81.02%。而公司業績的大幅虧損也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
對于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記者向海馬汽車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公司方面沒有回復。
1月僅賣出千余輛車
自2017年起,海馬汽車的銷量就開始走下坡路。公開數據顯示,在2017年,海馬汽車的銷量跌至近五年內歷史最低點。2018年,公司銷量繼續下跌,全年生產量為6.03萬輛,同比下跌55.24%;全年銷量僅為6.76萬輛,同比腰斬51.88%,與年初制定的18萬輛銷量目標相比,完成率僅為37.5%。其中, M3、M6產品的銷量僅有2.95萬輛,同比跌幅分別為66.39%和96.92%。MPV產品僅售出8084輛,同比跌幅67.39%。被寄予厚望的SUV產品S7,全年也僅有1.88萬輛的銷量,同比跌幅達到17.77%。
而在新的一年,海馬汽車的銷量還在繼續下跌。根據公司披露的1月份產銷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公司合計生產汽車731輛,較去年同期下滑了92.54%;僅銷售1327輛,同比大跌87.45%。其中,轎車銷售201輛,同比下滑93.16%;MPV銷售61輛,同比下滑87.18%;SUV銷售1065輛,同比下滑85.13%。
對于海馬汽車銷量跳水式下跌,有資深證券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主要原因還在于公司的產品力和研發力不足,跟不上市場發展的變化,只能被逐漸邊緣化。”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公司面臨的困境,海馬汽車也在積極轉型新能源領域,期望自救。除了和小鵬汽車簽署了協議,合作開展研發、生產、銷售小鵬新能源汽車,還牽手科力遠(4.550, 0.09, 2.02%),準備進軍混動領域。然而和科力遠之間的合作僅維持了一年,雙方就于2018年12月底先后發布公告稱,因項目推進過程中外部不可控因素變化,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終止此前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而作為僅剩的“救命稻草”,小鵬汽車在2019年是否能幫助海馬汽車翻身,其結果還有待觀察。
2018年預虧遭問詢
伴隨著慘淡的銷量,海馬汽車的業績不可避免的也陷入虧損的泥潭。
2019年1月30日,海馬汽車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凈利潤虧損12億元至18億元,虧損同比增長20.68%至81.02%。公司同時表示,鑒于公司2017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預計2018年凈利潤亦為負值,根據有關規定,若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在2018年報告披露后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公司業績的大幅虧損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2019年1月31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就虧損情況進行解釋。
2月13日,海馬汽車發布的《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較前三個季度虧損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公司因經營性及其它等影響當期損益;其二,公司因部分產品逐步退市等涉及的相關資產以及存貨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對出口應收賬款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其三,公司因終止研發項目造成研發支出費用化等影響當期損益。此外,公司第四季度的汽車銷量較第三季度環比下滑21.22%以及出口量的下滑,均造成公司第四季度盈利水平下降。
在造成預虧的原因中,因資產減值等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一項,第四季度的虧損數額有了巨大的增幅,從第三季度的0.29億元暴增至9.01億元。海馬汽車針對資產減值給出了解釋稱:由于國六排放法規的實施節奏,公司不再開發M6、S5Y、F7、F5等產品的國六排放車型,并將上述產品及其匹配發動機所涉及的相關模夾檢具、非專利技術、庫存零部件等資產按預計可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及廢品處置價值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同時,由于國家新能源補貼退坡,公司將對受政策影響盈利大幅下滑的@1、@3純電動汽車產品予以停產,對上述產品所涉及的相關模夾檢具、非專利技術、庫存零部件等資產集體資產減值損失。上述兩項的資產減值損失影響公司凈利潤的規模達到7.33億元。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