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11:0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實際控制人在巨額套現后等來地方紓困資金的援手,爾康制藥(300267SZ)又一次引發外界關注。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實際控制人在巨額套現后等來地方紓困資金的援手,爾康制藥(300267.SZ)又一次引發外界關注。
1月23日,爾康制藥公告稱,經長沙市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專項工作組研究,公司控股股東帥放文及其一致行動人湖南帥佳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帥佳投資”)獲批紓困資金扶助支持,用于帥放文及帥佳投資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扶助金額不超過27.7億元,扶助方式為通過有關單位發放信托貸款。
截至目前,湖南省內共有9家民營上市公司獲得省市兩級紓困基金馳援,爾康制藥大股東帥放文拿到的這27.7億元,是其中獲批紓困金額最大的一家。
一邊是上市公司被監管部門確認為收入和利潤造假,造成投資者巨大利益損失;另一邊大股東通過質押融資和減持瘋狂套現。而控股股東一方面笑納地方巨額紓困資金,另一方面斥巨資投資醫院卻“無償捐贈”做公益。爾康制藥及其控股股東又一次陷入“誠信和公平”的爭議旋渦中。
錢去了哪兒?
截至目前,爾康制藥的總市值在75億元左右。而帥放文及帥佳投資對公司的持股比例約為52.68%,即持股市值約39.46億元。這次帥放文及帥佳投資所獲得的27.7億元紓困資金,相當于其持股市值的70%以上。
與大多數紓困基金用來貸款給大股東化解股票質押風險類似,爾康制藥公告稱,這筆扶助金額將為帥放文及帥佳投資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爾康制藥大股東的質押及其風險情況如何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帥放文質押7.23億股,占所持股份的84.6%;帥放文家族企業帥佳投資質押了2.32億股,占所持股份的100%。
帥放文最早的一筆質押開始于2013年9月,最大的一筆質押發生在2016年11月,質押股數為2.07億股,當時這一筆質押的股權市值將近30億元。2018年1月發生最后一筆質押。質押價格最低的也有6.4元,而目前爾康制藥股價只有3.5元左右。平倉危機凸顯。
而平倉危機的另一面,是帥放文家族股權質押套現金額可觀。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按每筆質押的市值計算,帥放文和帥氏家庭合計質押市值達到86.53億元,按4~5折質押率算,合計套現34億至43億元。
除此之外,帥放文家族還通過減持累計套現逾12億元,保守估算合計從上市公司股權上套現超過50億元資金。
爾康制藥的公開信息并沒有解釋套現所得主要用途是什么。第一財經通過梳理帥放文投資的外圍企業,發現除了利美投資,帥放文近幾年的投資項目乏善可陳。
2014年至2016年,帥放文先后投資瀏陽市利美免疫力修復中心有限公司(下稱“瀏陽利美”)、瀏陽津蘭藥業有限公司、河南豫興康制藥有限公司、湖南琦琪制藥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帥放文以自然人名義持股上述公司,持股比例在66.67%至100%之間。
瀏陽利美成立于2014年6月,2016年11月1日注冊資本金由1750萬元增至1億元,帥放文持有其70%股份。根據該公司旗下子公司瀏陽利美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利美醫院”)的注冊資料可以判斷,瀏陽利美是一家殼公司,主要資產和資金都下沉到利美醫院。
公開資料顯示,利美醫院位于瀏陽經開區的北園,于2015年10月15日正式開業。
利美醫院開業時,當地媒體報道稱,利美醫院所處的利美健康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元,一期投資28億元,占地面積630畝,配備必要的住院設施和后勤部門,包括洗衣、配餐、休閑設施等。
帥放文通過爾康制藥股權套現的資金,是否主要投資在了利美醫院和利美健康產業園,目前外界并不清楚具體情況。
利美醫院是一家以藏醫藏藥為特色的醫院,主治腫瘤和艾滋病。有意思的是,帥放文在2015年利美醫院開業時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利美醫院是一家半公益性質的醫院。其所持有的瀏陽利美股份,將全部捐獻給一家腫瘤和艾滋病基金,幫助貧困人士治療腫瘤和艾滋病疾病。
如此慷慨做公益,卻又笑納巨額資金來紓困,帥放文究竟演的是哪一出呢?
“神秘”的定增股東
雖然控股股東缺錢,但上市公司并不缺錢。2018年三季報顯示,9月末爾康制藥資產負債率只有5%,賬面資金超過10億元。
上市公司的資金富足,來自2014年爾康制藥上市以來的唯一一次定向增發,彼時募集資金20億元,其中4億元是帥放文自己認購的。其余16億元,分別由彭杏妮出資認購8億元;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認購4億元;夏哲元出資認購4億元。
2014年,只有33歲的彭杏妮出資8億元認購爾康制藥非公開發行股份,被市場稱為“80后超級牛散”。
彭杏妮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后,除2016年四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有一筆同等數量的股份進出外,所持股份就沒有變化過。其所持股份市值如過山車般漲跌——從起始的8億元,到2016年一季報時市值最高漲到14億元,如今,市值還剩下3.73億元。
除爾康制藥外,彭杏妮在多家湖南本土企業持有股份。如擬IPO企業湖南鑫廣安農牧的第二大股東,彭杏妮持有13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達到19.66%。此外,她還持有長沙東鑫環保、湖南信達電梯(新三板掛牌企業)、長沙正忠科技等多家企業股份。彭杏妮還曾與湖南本土資本大鱷成功系核心人物蘭坤聯手共同參與大西洋(600558.SH)的定增項目。
此番地方紓困資金27.7億大手筆扶助帥放文,是否與其他股東的支持有關,目前無從證實。但上海一位從事上市公司殼交易的伍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定向增發由大股東與定增對象簽訂保底協議是A股市場的“潛規則”,從巨額套現和慷慨做公益角度來看,帥放文并不缺錢,本可以自行紓困,為何需要地方27.7億元的紓困基金解圍?伍先生說,公司上次定增時大股東與定增對象是否簽訂有“保底”協議,會對大股東的資金壓力構成影響。
造假VS巨資扶助
對于此番地方給予爾康制藥控股股東方面27.7億元的紓困資產,引發市場爭議更多的則是上市公司爾康制藥的誠信和質地。
2017年5月,爾康制藥被外界質疑財務造假:一個年產18萬噸藥用木薯淀粉生產項目,投資1.44億,當年即實現凈利潤6.15億元。
2018年6月,經證監部門查實,爾康制藥2015~2016年度通過虛構改性淀粉收入、未確認產品銷售退貨等方式虛增相應年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其中2015年虛增營業收入1805.89萬元,虛增凈利潤1585.97萬元;2016年虛增營業收入2.55億元,虛增凈利潤2.32億元。對此,湖南證監局對爾康制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帥放文、劉愛軍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
自2017年5月被質疑財務造假以來,爾康制藥總市值從280億元左右,下跌至目前約75億元,200多億市值已經灰飛煙滅。
在爾康制藥因財務造假面臨多起投資者訴訟之際,突然獲得紓困資金扶助,引發業界和市場的質疑,一家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的上市公司實控人,地方該不該給予巨額資金扶助,這其中可能暗藏的利益輸送等道德風險又該如何防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