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09:36 | 來源:未知 | 作者:宋希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已經披露全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2018年凈利潤合計——-18億元。其中,虧損險企多達33家公司,合計虧損5933億元。
零下八十度!這不是大銀幕上幾百年后那顆即將流浪的地球的地表溫度,而是剛剛過去一年中國財險公司絕大多數主事者的體表切實感受。據相關統計,已經披露全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2018年凈利潤合計——-1.8億元。其中,虧損險企多達33家公司,合計虧損59.33億元。
當那些同業中的大塊頭都在瑟瑟發抖,形體單薄的中小型公司就愈發日子難熬。2月14日“情人節”,都邦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都邦財險)發布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然沒有絲毫“甜蜜”的感覺。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該公司繼續延續前兩個季度的虧損態勢,繼續凈虧損0.12億元,而全年累計虧損已來到0.92億元。
唯一的好消息是,雖然業績虧損,但該公司的償付能力尚能滿足監管要求,風險評級為B。只是,隨著監管趨嚴,因為信息虛假等問題頻頻接到監管罰單,都邦財險未來注定還要經歷更嚴峻的考驗。
車險成最大拖累
銀保監會最新披露數據表明,2018年都邦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37.93億元,和2017年的41.82億元相比下降了9.3%。
從盈利情況看,該公司除了2018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0.39億元外,其余三個季度皆處于虧損狀態。其中,二、三季度分別凈虧損0.42億元、0.77億元。
業績虧損對于都邦財險來說并非首次。2015年,該公司曾虧損1.36億元。不過,2016年即扭虧為盈,當年實現凈利潤589萬元,而2017年則繼續延續這一勢頭,當年盈利1080萬元。
時隔兩年再度轉盈為虧,罪魁禍首還是車險。
都邦財險的主營業務分別為機動車輛保險、財產損失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其中,車險收入深陷虧損泥潭,且虧損幅度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該公司的車險業務凈利潤分別為-1.41億元、-1.66億元、-1.78億元。
事實上,近幾年來眾多中小財險公司始終在虧損的邊緣游蕩。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該類險資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和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向巨頭公司靠攏有關。而車險綜合成本率過高也拉低了其盈利能力。同時,投資環境惡化又令部分公司雪上加霜。
罰單接踵而至
都邦保險成立于2005年10月19日,注冊資本金27億元,注冊地吉林市,目前已擁有33家分公司,400多家分支機構。
該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2018年末,該公司國有股份占比為59.55%,社會法人股占比為40.45%。其股東共有14家,持股比例大于5%的有7家,分別為吉林市鐵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中泰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市吉晟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市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金都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市金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市中豪群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從償付能力來看,2018年末,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67%,風險評級為B,達到監管要求。
不過,接連收到監管罰單也暴露出都邦財險的內控問題。
去年12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都邦財險天津分公司2016年存在客戶信息虛假,涉及保單24件,涉及保費80909.08元。最終公司方面被處罰款13萬元。給予三位臨時負責人警告并分處罰款2萬元、1.5萬元、1萬元。
今年1月19日,山東保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編制虛假的業務、財務資料以及代替投保人在投保單等資料上簽名等問題,都邦財險山東分公司共被罰款51萬元。此外,六名相關責任人也被警告并分別罰款。
事實上,因為客戶信息不真實或者資料虛假、給客戶不正當利益等問題,都邦財險已多次收到監管罰單。相關報道稱,2018年,都邦保險累計收到8張罰單,分別涉及天津、黑龍江、廈門、山東、深圳、四川、重慶、甘肅8個不同省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