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12:07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四通股份(603838)發布公告,公司原本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康恒環境100%股權;同時,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向交易對方設立的合伙企業轉讓公司股份,作為承接公司置出資產的對價。
《號外財經》文/高偉
3月5日晚,四通股份(603838)發布公告,公司原本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康恒環境100%股權;同時,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向交易對方設立的合伙企業轉讓公司股份,作為承接公司置出資產的對價。由于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推進期間宏觀經濟環境及國內外資本市場情況發生較大變化,交易各方認為繼續推進重組無法達到各方預期,一致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號外財經》發現,上述重組上市一事還曾在今年1月出現過中止。在1月25日四通股份披露了關于向證監會申請中止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審查的公告。
四通股份的賣殼是從去年5月24日開始的。當日,四通股份發布公告稱,宣布公司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康恒環境100%股權。去年8月23日,四通股份購買康恒環境的交易預案出爐,交易預案顯示,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本次交易中擬置入資產作價85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持有康恒環境100%股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磐信昱然,中信產業基金控制磐信昱然,但是中信產業基金無實際控制人,從而上市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在重組公告發出后不久,去年9月23日,四通股份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年報和本次草案中關于公司所處行業特征與公司發展規劃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短期內做出規劃調整是否審慎合理。
其實,早在2016年3月,做陶瓷的四通股份就準備改道教育產業,失敗后則又想變身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而在2016年、2017年發起的兩次跨界并購失敗的背后,是四通股份2017年同比下滑的凈利潤、歸母扣非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
《號外財經》注意到,四通股份2018年年報將于4月10日披露,目前也未有相關預告或快報,根據此前公布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56億元,同比增長4.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31萬元,同比增長49.77%。基本每股收益0.2元。
業績雖然看不到任何端倪,但二級市場已經出現了投資者用腳投票。
截至3月5日,今年以來四通股份股價累計逆市下跌2.33%,而同期上證指數累計大漲22.47%。而在3月6日,該股低開低走,截至截稿時(11:00),該股股價為9.11元,下跌1.09%。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已經紛紛離場,3月6日交易一個半小時已有778萬元主力資金凈流出。據《號外財經》觀察,截至去年年底,并未有任何公募基金將四通股份納入到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內。而在上市時,獲配機構184家,共耗資2574.48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