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08:40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月26日,復星醫藥發布了2018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9.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4.45%,但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和20.9億元,比上年分別減少了13.33%和10.92%。
《號外財經》文 / 楊力
3月26日,復星醫藥發布了2018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9.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4.45%,但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和20.9億元,比上年分別減少了13.33%和10.92%。
實際上,近幾年來,復星醫藥的凈利潤增長比較穩定,2015年至2017年的增速分別為24.43%、26.36%和12.1%。盡管2017年增速出現了下滑,但仍保持正增長,然而,到2018年,該公司在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凈利潤為什么會出現下滑?
投資收益下滑拉低凈利潤
對于凈利潤的下滑,復星醫藥年報中解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7年下降主要由于期內資產處置收益減少導致非經常性收益下降人民幣16046萬元以及經常性收益的變動影響所致;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2017年下降主要受創新研發和業務布局的投入上升,部分參股企業虧損,利息費用增加,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報告期內列支股份支付費用,控股子公司奧鴻藥業利潤減少以及報告期內對控股子公司Breas計提商譽減值準備人民幣8000萬元等因素影響。
《號外財經》小編注意到,2018年復星醫藥的非經常性損益總額為6.18億元,比上年減少了20.7%;其中,對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影響最大的是投資收益,2018年該項金額為2.7億元,比上年減少了56.5%。
進一步閱讀該公司財報,小編了解到,2018年復星醫藥的其他收益為2.7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95.17%;然而,同期投資收益為18.2億元,比上年減少了21.7%。此外,對凈利潤影響較大的還有資產處置收益,2018年這一金額為-299萬元,比上年減少了107.99%。
除投資收益變動外,資產減值也對復星醫藥的凈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2018年,該公司的資產減值損失為9719萬元,比上年增加了55.73%;同期信用減值損失為2716萬元。
另外,子公司以及聯營企業的虧損也是導致復星醫藥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該公司在財報中解釋,公司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等方式引進新技術,設立的復星凱特、直觀復星等聯合營企業尚處于前期投入階段;參股投資的類研發項目及早期項目等仍有經營虧損;聯營企業和睦家醫院因上海浦東、廣州及北京新院建設的前期投入,經營虧損有所擴大。
《號外財經》小編注意到,2018年復星醫藥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收購了4家子公司:鐵嶺新興、武漢濟和醫院、伯豪醫學和建優成業,這四家子公司中只有兩家是盈利的,合計為復星醫藥帶來366.4萬元的利潤。同時,2018年復星醫藥處置了五家子公司,而這五家公司總中有三家的凈資產為負數。
因此,以上幾項收益的減少以及資產減值的增加導致了2018年該公司凈利潤出現了下滑。
研發費用大幅增長 資本化比例高
事實上,扣除以上非經常性損益外,2018年,復星醫藥扣非后的凈利潤也出現了相應的下滑。
復星醫藥在年報中解釋稱,公司當前處于研發集中投入期,多個單克隆抗體等生物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及小分子創新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進一步提速;同時,公司通過設立創新孵化平臺等多種方式推動創新研發,復星領智、復星弘創、Novelstar 等創新孵化平臺陸續投入運營。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共計人民幣147961.23萬元,較2017年增加人民幣45307.44萬元,增長44.14%。
小編注意到,除了14.8億元的費用化研發投入外,2018年復星醫藥還有10.3億元的資本化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合計25億元,比上年增加了76.49%,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0.1%。其中,制藥業務研發投入總額占制藥業務收入的比例為12%。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該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例為40.98%,接近一半。
在研發費用中,人力成本為4.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2.3%;臨床試驗及技術服務費為3.7億元,比上年增長了54.2%;折舊及攤銷為9656萬元,比上年增長了41.9%;科研物耗為2.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6.8%。其他方面的研發費用為3.4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1.9%。
自2019年初至3月26日,復星醫藥的股價上漲了21.53%,同期行業板塊的漲幅為28.16%,上證指數的漲幅為20.18%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