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13:2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王巖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發現,公司2018年的新能源資產收購,不僅沒能未能給國民技術帶來收益,反而將公司凈利潤進一步拖向深淵。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 王巖/文
雖然公司在去年收購了新能源資產,但國民技術(300077.SH)2018年交出的業績答卷依然讓投資者失望。在2017年凈利潤虧損4.87億元后,公司虧損金額擴大到12.66億元。
《電鰻快報》發現,公司2018年的新能源資產收購,不僅沒能未能給國民技術帶來收益,反而將公司凈利潤進一步拖向深淵。
金融安全芯片產品、行業卡芯片產品、可信計算產品、RCC(限域通信)產品是國民技術主要業務。在2018年1月,收購收購深圳市斯諾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深圳市斯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諾實業”)70%股權后,公司進軍新能源行業,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業績承諾方鮑海友及斯諾實業承諾:2018年度、2019年度斯諾實業實現的凈利潤數額(凈利潤數額是指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斯諾實業合并財務報表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人民幣1.8億元和2.5億元。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收購首年,斯諾實業經審計的2018年度凈利潤巨虧5.1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4.78億元,距離業績承諾金額相差高達6.58億元。
對于未完成業績承諾的原因,國民技術表示,2018年4月份,,因斯諾實業原主要客戶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出現償債風險,導致市場銷售不及預期。同時,受宏觀經濟環境及資金政策影響,斯諾實業經營情況受到負面影響,主要利潤增長點石墨化項目建設進程延后。
斯諾實業對沃特瑪及其子公司在長期的產品銷售和業務合作過程中形成了較大額的應收款項。
在沃特瑪發生償債風險后,雖然斯諾實業對相關應收款項采取了等值貨物保全措施,并于2018年下半年收回了部分應收賬款處置變現金額。但因剩余保全貨物主要購買方的償債能力及履約能力發生了較大的不確定性變化,保全貨物的銷售合同可執行度及貨款全額收回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相關保全貨物面臨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的風險,其可收回金額可能大幅下降。經過充分評估,基于謹慎性原則,對沃特瑪的應收款項計提了大額壞賬準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