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08:2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城市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了募集資金運用的合理性,但《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小編注意到該公司的募集資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購置房產。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文 / 李炳瑤
近日,已經IPO成功過會的深圳市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城市)正在為登陸A股市場做最后的準備,《電鰻快報(號外財經)》小編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了解到,新城市募集的4.3億元資金中超過一半將用于購買房產和補充流動資金,此外,2016年和2017年該公司進行了兩次大比例分紅,合計分紅1.61億元,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新城市為何又要募集大量資金購買房產?
一半募集資金購買房產 IPO 前大比例分紅
招股說明書顯示,新城市計劃募資4.34億元,用于設計平臺建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建設、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新城市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了募集資金運用的合理性,但《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小編注意到該公司的募集資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購置房產。
比如:在設計平臺建設項目中,新城市計劃將現有分公司改擴建為設計平臺,并新建東北分公司、山東分公司等10家分公司作為設計平臺。各設計平臺建設周期為一年,在三年內分批建設,合計配備人員462人,購置辦公樓1580平方米,租賃辦公樓2640平方米。而北京、上海、西安、重慶和武漢需要購置辦公樓,合計就需要投資7660萬元,占該項目總投資的55.4%。
另外,在項目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網絡建設項目中,新城市又計劃購置辦公樓,稱辦公樓購置費主要用于北京、上海兩地的創研中心辦公場所購置,按照單位面積購置價格8.00萬元計算,北京、上海房屋購置費分別為5600萬元和2800萬元,合計8400萬元。這又占去該項目投資額的62.63%。
兩項用于購置房產的資金合計占到整個募集資金的36.9%,也就是說,在此次募集的資金中,超過三成的資金將用于買房產,再加上該公司計劃使用6000萬元募資來補充流動資金,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資金將用于買樓和補充流動資金。
而在招股說明書中,新城市表示,公司屬于技術與智力密集型服務行業,以輕資產運營為主。公司的自我定位與其資金的使用情況明顯不符。另外,從新城市過去幾年的分紅情況來看,該公司好像并不缺錢。2016年和2017年新城市兩度大比分紅,累計分紅1.61億元,這些金額足以覆蓋公司購置房產所需得全部資金。
在公司不缺錢的情況下還要募集資金買樓,新城市這是唱著哪出戲?
采購支出與現金流出不匹配 差距高達3000萬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新城市在2016年采購的外協成本、圖文制作支出等,合計5391萬元,而與此同時,該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科目2016年支出金額卻高達8096.65萬元,兩項金額相差巨大,對此新城市在招股書中并未作出合理性解釋。
另外,該公司2015年的采購數據,也同樣存在采購現金支出遠超過同期對外采購金額。這些資金流向何處,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沒有給出明確解釋。
銷售費用高于同行 業務招待費超過辦公費用
招股說明書顯示,新城市是一家規劃設計綜合服務提供商,主要為政府部門、開發商、城鄉社區等提供城鄉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咨詢等服務。過去幾年,該公司業績增長明顯。2015-2017年的報告期內,新城市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9億元、2.80億元、3.68億元;對應各期凈利潤分別為6409.86萬元、4816.80萬元和7221.73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66.73萬元、4838.96萬元、6670.91萬元。
然而,隨著公司業績的增長,新城市銷售費用也逐年遞增,報告期內分別為686.08萬元、1152.19萬元和1490.01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13%、4.12%和4.05%。與同行相比,新城市的銷售費用率高于山鼎設計、啟迪設計以及蘇州規劃,僅低于建科院,基本接近行業平均值。如果除去金額異常高的建科院,新城市的銷售費用明顯高于行業均值。
具體分析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組成,其中業務招待費持續大幅增長,且占銷售費用的比例逐年提升。報告期內業務招待費分別為72.80萬元、144.60萬元、279.20萬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從10.61%,升至12.55%,再升至18.74%,馬上要超過辦公費用的占比。
對于一家設計公司來說,把很大一部分銷售費用花在業務招待上,導致業務招待費占比的不斷攀升,總歸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兒。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