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 09:0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交所問詢的問題范圍廣泛,涵蓋公司股權結構、核心技術、財務信息、風險揭示等諸方面。研發費用占比、毛利率等指標,成為市場關注科創板公司的焦點。
????????《電鰻快報》/趙超
????????截止9月18日,科創板受理企業為155家,已發行34家,處于問詢狀態的有18家。
????????上交所問詢的問題范圍廣泛,涵蓋公司股權結構、核心技術、財務信息、風險揭示等諸方面。研發費用占比、毛利率等指標,成為市場關注科創板公司的焦點。
????????作為透明質酸原料市場龍頭的華熙生物,因表面費用化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不足5%,而取得超過70%的毛利率讓市場感到疑惑。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兼廣東教學中心主任、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看來,“對于科創板而言,科創屬性,其實強調的是科技創新能力,而這個能力并不能被研發投入占比這個單一指標所完全反映,還需綜合各項指標,比如發明專利數量、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數量等等。”
多因素誘發低研發占比 科技含量如何評判?
????????2016-2018年,華熙生物按會計準則計算的費用化研發支出分別為2396.30萬元、2571.85萬元和5286.5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27%、3.14%、4.19%。
????????研發費用占比不高,讓華熙生物的科技創新能力受到質疑。
????????科技含量在科創板推出之初就被放在首位,這一指標也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之一。
????????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科創板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前20家公司中,10家企業屬于生物醫藥公司。
????????在市場人士看來,研發占比單一指標并不能全面衡量企業的創新能力。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曾指出,科技含金量不僅要看公司是否屬于科創板相關行業分類,還要看主營業務結構、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研發成果及研發團隊的情況等。
????????因在生物發酵領域擁有技術優勢,而成為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產業龍頭的華熙生物,雖然研發費用占比不是很突出,但公司研發支出金額及在行業中地位不容忽視。
????????從投入金額來看,但在目前已公布的科創板37家生物產業公司中,華熙生物2018年研發投入排名處于行業中等水平。
????????進一步研究可發現,部分因研發而產生的投資未計入研發支出、營業收入基數較大等因素,是華熙生物研發費用占比較低的重要原因。
????????據悉,為保持技術和市場地位,華熙生物有多項投資、設備改造等支出沒有計入會計準則統計的研發支出。華熙生物逐年產率提高,對生產設備、實驗設備的改造,實際也是研發的投入;同時,對投資的海外實驗室,其核心研發人員的薪酬獎勵等,目的是為通過激勵獲得更多先進的研發成果,也是對研發投資。
????????加上這部分支出,華熙生物在2016-2018年的研發支出合計值分別為4391.98萬元、9006.70萬元和1.04億元,分別占營收比例為5.99%、11.01%和8.25%。公司過億的研發費用,在同體量的科技企業中已屬較高。
????????此外,高營收基數會拉低研發占比。
????????2016-2018年,華熙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7.33億元、8.18億元、12.63億元。在37家生物產業公司中,華熙生物2018年12.63億的營業收入排名靠前。同時,華熙生物2017-2018年增長率分別為11.58%、54.41%,營收的快速增長也會影響研發占比的提升。
????????受營收基數大影響,導致研發占比較低的科創板公司亦有不少。
????????如作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中國通號(688009.SH),2018年研發投入合計高達13.8億元,但400.13億元的營業收入基數,讓該公司當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僅為3.45%。
????????從行業地位來看,華熙生物在全國首發實現通過發酵法大規模生產透明質酸,并在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技術的產業化取得突破,依托發酵、交聯兩大科技平臺體系,實現包括全球領先的生物發酵技術、酶切技術和分子量控制技術、透明質酸梯度3D交聯技術,以及國內率先采用的玻璃酸鈉注射液終端滅菌技術四大突破。
????????目前,華熙生物申請專利 95 項(其中發明專利 79 項),研發團隊208人(截止2019年3月31日)。
????????在國盛證券看來,公司核心技術優勢保證在行業內領先地位。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九五”重點攻關計劃優秀成果獎等多項榮譽,是華熙生物多年技術沉淀的成果。主導或參與制定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行業標準、組織工程醫療器械產品透明質酸鈉行業標準等四項行業標準,及參與修訂歐洲藥典及中國藥典中的透明質酸標準,并提交美國藥典透明質酸專論,亦是公司技術能力在國內、國際行業中被認可的體現。
風險伴隨收益
????????技術密集型的屬性,造就了生物醫藥研發投入大、風險高、毛利率高的行業特征。
????????截止5月13日,科創板共披露26家生物醫藥企業,在2018年毛利率超過50%的有22家,只有4家毛利率在50%以下;毛利率超過70%的有16家,占比61.54%。在市場人士看來,如果毛利率低,難以支撐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對技術的持續創新。
????????有研發企業高管表示,做研發相當于“搏一把”,大規模投入未必就能轉化成收入和利潤,風險很高。
????????作為生物醫藥行業的華熙生物,也不能避免研發風險。
????????據了解,華熙生物在采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前期,投入大量時間、資金,也面臨資金“打水漂”的風險,依靠不斷投入和技術創新,最終成功走向市場,是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高風險伴高收益,是投資界的一個規則,研發投入亦然。
????????新產品研發成功后,因其技術和產品的唯一性,生物醫藥企業都會享受一段時期的市場紅利,收回研發成本并進入盈利階段。此時,單純以原料和人工等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比較,毛利率通常會比較高。
????????根據招股書,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華熙生物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7.22%、75.40%、79.94%、77.51%。
????????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主板(包括滬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化學制藥公司中,銷售毛利率在70%以上的企業有24家。康弘藥業、奧賽康等4家公司毛利率超過90%。同期,14家生物制品公司銷售毛利率超70%,其中,海特生物等10家公司毛利率在80%以上。
????????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因對下游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其毛利率通常處于較高水平。
????????如白酒龍頭貴州茅臺,其2018年銷售毛利率為91.14%,緊隨其后的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企業毛利率在73%-80%之間徘徊。
????????醫藥白馬股、腫瘤藥龍頭公司恒瑞醫藥,2018年醫藥制造毛利率亦高達86.60%。
????????在市場人士看來,作為透明質酸原料市場龍頭的華熙生物,其在產品價格方面也有較高議價能力,高毛利率與其行業地位相符。
????????從分產品來看,華熙生物產品毛利率略微低于下游產品毛利率,符合行業規律。
????????2016年至2018年,華熙生物原料業務中,滴眼液級產品毛利率分別為90.94%、88.37%、87.28%。同期,莎普愛思(603168.SH)滴眼液毛利率分別為94.59%、93.55%、92.65%。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從華熙生物上述實際經營情況來看,研發持續投入,擁有較高核心技術壁壘,及細分行業龍頭地位帶來的高議價能力,是公司獲得較高毛利率的基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