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09:0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發現金丹科技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流動比率等指標遠落后于同行公司,且該公司多處資產已被抵押,一年新增長期借款接近1億元,未來經營存在巨大風險....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近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丹科技)IPO成功過會。招股說明書顯示,金丹科技主營乳酸及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應用于食品、醫藥、飼料等領域,食品行業知名公司如金鑼和雙匯均是其主要客戶。
????????閱讀該公司招股書,《電鰻財經》發現金丹科技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流動比率等指標遠落后于同行公司,且該公司多處資產已被抵押,一年新增長期借款接近1億元,未來經營存在巨大風險。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金丹科技分別實現營收5.86億元、6.52億元和8.02億元,營業收入呈上升趨勢。然而,盡管營業收入呈逐年上升,但金丹科技的負債率居高不下。
????????報告期內,金丹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55%、42.70%和47.17%,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且顯著高于同時期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同期金丹科技同行業上市公司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35.55%、38.41%和39.49%,差距明顯。
????????不僅如此,金丹科技應收賬款周轉率也顯著落后于同行。報告期內,該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9.43、10.63和13.86,同期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為15.5、15.8和17.46。
????????事實上,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與金丹科技高企的抵押借款分不開。招股書顯示,金丹科技將名下多處資產抵押給銀行,以獲得貸款。截至2018年12月末,金丹科技抵押借款余額1.59億元,其中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凈值1.03億元,占該公司無形資產賬面總額的84.31%。
????????而且,報告期內,金丹科技還將名下房產抵押,其用于抵押的房產賬面凈值為6969.8萬元,占其房屋及建筑物總體資產賬面價值的35.5%。然而,招股說明書顯示,在金丹科技名下44處房產中,處于抵押狀態的房產多達37處。
????????而且,在2018年一年之內,金丹科技新增9350萬元長期借款,該長期借款為5年期抵押保證借款。從抵押情形推測,用于5年期抵押保證借款的或為金丹科技房產。僅按賬面值測算,金丹科技用于抵押房產占其房產總值的比例將高達83.2%。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該流動負債穩定在3億元上下,而其同期的流動資產僅分別為1.87億元、1.61億元以及2.26億元。三年間,金丹科技按此計算的流動比率僅為0.75、0.53、0.61,金丹科技的短期債務壓力將更為凸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PO,金丹科技計劃用80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該金額超過金丹科技2016年和2017年的凈利潤,占其募資總額的比例將近20%。
????????此外,招股說明書顯示,金丹科技本次募投項目共有三個,分別是“年產5萬噸高光純L-乳酸工程項目”、“年產1萬噸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這三個項目的投資總額分別為3.09億元、0.53億元、0.8億元,擬全部使用募投資金投資。
????????雖然金丹科技擬募集的4.42億元資金中僅有0.53億元直接投資于聚乳酸項目,但公司把乳酸擴產項目也表述為聚乳酸相關項目。年產5萬噸高光純L-乳酸工程項目“為公司未來工業化生產聚乳酸提供高品質原料,滿足公司聚乳酸項目發展的原材料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金丹科技之所以會在擬招股書中重點描述聚乳酸,其目的應該是把傳統的食品行業包裝成“極具發展前景的環保材料行業”。
????????該公司招股書顯示,美國嘉吉公司下屬的NatureWorks是全球最大的聚乳酸企業,其是全球唯一產能達到15萬噸級的聚乳酸生產商,遠超過其他聚乳酸生產商的生產規模。然而,在國內,聚乳酸的生產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已建并投產的生產線不多,且多數規模較小。目前聚乳酸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是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每年1.5萬噸的產能,未來計劃擴至6.5萬噸。國內其他企業,如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光華偉業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麗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也陸續投資建設了規模不等的聚乳酸生產線。
????????不過,總體而言,由于受制于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規模等方面,國內聚乳酸市場份額仍較小,企業實力與NatureWorks等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事實上,證監會也曾對金丹科技在聚乳酸方面的技術能力以及開發下游市場能提出了問詢,要求公司說明年產1萬噸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募投項目是否具有相應的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是否具備規模化生產工藝,結合下游產品的市場容量、競爭形勢、市場占有率等,公司新增產品與境外同行業企業相比是否具有競爭優勢,是否具有開發下游市場、消化新增產能的能力及措施。并要求保薦機構對上述事項進行核查并發表意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