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07:5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財務指標看,2018年,國聯證券凈利潤為0.51億元,而一年后的2019年則實現5.21億元的凈利潤,短短一年增長了930.57%。
????????《電鰻快報》文/高偉
????????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回A”過會了,《電鰻快報》注意到,國聯證券從重啟IPO到過會僅半年,不過,閃電過會并非萬事大吉,不斷搞出的“小動作”為其上市后埋下隱患。
????????業績連降三年后緣何突增9.3倍
????????從財務指標看,2018年,國聯證券凈利潤為0.51億元,而一年后的2019年則實現5.21億元的凈利潤,短短一年增長了930.57%。市場質疑,這也是為上市做的準備嗎?實際上,國聯證券業績波動很大,2015-2019年,國聯證券的凈利潤分別為14.71億元、6.10億元、3.61億元、0.51億元和5.21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則分別為105.81%、-58.54%、-40.75%、-86.01%和930.57%。也就是說,公司凈利潤連降三年后,從2018年0.51億元突然增長到2019年5.21億元,一年高增9.3倍。
????????資產收益率反應著一家公司業務的健康水平,尤其是證券公司,該數據更能表現其業務能力。但是我們看到,該公司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上表現也實屬糟糕。同樣還是2015年度最為優秀,當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了24.21%,隨后就是一連串的跌得不休。2018年,這個數據到了歷史的低點,0.66%。僅僅的三年時間,收益率水平便下滑了幾十倍,著實令人不可思議。即使是到了2019年,也是勉強恢復到了6.63%。
????????對此,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區分不同業務類別,說明報告期內業績大幅波動的影響因素,目前是否已消除,對發行人未來經營業績是否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相關風險因素是否已充分披露,并說明告期內資產減值、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是否保持謹慎,相關會計政策是否保持一致,是否存在期間調節業績的情形。
????????對于國聯證券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018年大幅下滑等問題,發審委也要求發行人代表結合宏觀經濟波動、行業調控政策、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說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是否一致。
????????趕在上市前,公司業績高增9.3倍,是不是有粉飾業績可能?
????????IPO前夕高管迎來一波大“換血”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國聯證券此次IPO前,高管團隊曾迎來一波“換血”目前,有五名高管均來自在業內有“大平臺”之稱的中信證券。在IPO前夕和報告期內,管理團隊出現如此大幅度變動的案例還是很少見的,尤其是其中還有幾位的任職資格在兩個月前才剛剛獲得批復。
????????2019年6月,中信證券原財務負責人、原首席風險官葛小波正式加盟國聯證券。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8歲的葛小波于1997年加入中信證券,是中國首批保薦代理人,曾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經理和高級經理,中信證券A股上市辦公室副主任,風險控制部副總經理和執行總經理,交易與衍生產品業務部、計劃財務部、風險部、海外業務及固定收益業務行政負責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財務負責人。除了葛小波以外,董事會秘書王捷、首席信息官汪錦嶺、副兼首席財富官尹紅衛和首席風險官李欽也來自中信證券。
????????當2019年12月,中止了一年多的國聯證券A股IPO正式宣布重啟之后,曾經不入流的國聯證券突然以超出市場預期的速度推進著其與國內資本市場的聯姻——僅僅不到5個月時間,國聯證券便將正式步入此前曾耗時四年都求而不得的發審會并接受發審委的上市審核。公司如何評價這波操作?
????????公司IPO前夕高管緣何進行大換血?傳奇大佬葛小波、王東明一前一后操盤,這波操作能讓國聯證券此次IPO順利成功?
????????上會前三年做了什么
????????從申報時間上看,國聯證券早在2018年1月19日就申報了首發申請,但直到三年后的2020年5月才上會。中間是什么原因,讓該公司的IPO擱淺?
????????《電鰻快報》查閱中國證監會網站發現,搜索“國聯證券”顯示的則是不少觸目驚心的處罰:2018年8月披露的“2018年上半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情況綜述”顯示,國聯證券從業人員張鋒使用配偶證券賬戶買賣股票,徐斌武使用配偶及第三人證券賬戶買賣股票,二人分別被罰沒約18.8萬元與378.4萬元。
????????另據國聯證券此前公告,2018年2月1日,廣州匯垠華合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作為融資人,在國聯證券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構成實質違約。根據合同約定,公司依法處置了質押的部分股票。2019年9月20日,上述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的保證人張桂珍向無錫市中級人民起訴,要求公司向第三人匯垠華合賠償款項共計551.70萬元。2019年11月26日,無錫市中級人民受理本案。報告期內,發行人存在規模較大的資管產品業務且部分資管產品存在違約風險。
????????國聯證券目前在手的資管產品是否存在法律風險?相關不規范產品有著怎樣的整改?
????????針對國聯證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電鰻快報》在6月初就相關疑問向公司發去求證函,但至今也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