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08:37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了解到,盡管國安達在招股書中把自己描述成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但該公司研發人員的薪酬卻暴露了問題,該公司研發人員的薪酬遠低于行政人員和銷售人員,僅與該...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近日,國安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安達)公布了中簽號即將登陸創業板。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國安達是國內交通運輸、電力電網行業自動滅火系統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長期專注于火災早期探測預警、自動滅火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發,形成了具有自主識產權的火災早期預警與自動滅火技術,已掌握以“超細干粉”、“混合氣體”、“水基型滅火劑”為介質及“壓縮空氣泡沫”等多項核心滅火技術,形成了豐富的技術儲備。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IPO資料時,《電鰻財經》了解到,盡管國安達在招股書中把自己描述成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但該公司研發人員的薪酬卻暴露了問題,該公司研發人員的薪酬遠低于行政人員和銷售人員,僅與該公司一線生產人員的薪酬相當。
此外,我們注意到,國安達的兩大主營產品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和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的產能“撲朔迷離”,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描述的產能與其他公開資料顯示的產能差距巨大,不知國安達為何在招股書中隱瞞產能。
最后,我們注意到,在國安達的股東和高管中有大量實控人的親戚甚至遠方親戚,而且持股情況比較復雜。此外,該公司四次分紅合計7518.83萬元基本落入了實控人及其親戚的口袋。
研發人員待遇低 公司技術能力遭質疑
國安達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擁有87項專利技術(其中18項發明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參與制定了2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2項地方標準。在滅火劑技術、驅動劑技術、產品結構技術、無電自啟動、消防物聯網等方面分別擁有了多項核心技術。公司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的市場份額較高,在國內大中型客車市場份額測算約在70%以上,長期配套于宇通客車、金龍汽車、中通客車等下游市場主流客車廠商。
國安達在專利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讓人感覺該公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力度比較大。然而,從該公司員工的薪酬情況來看,事實似乎與我們的推測正好相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國安達有員工363人。其中,管理及行政人員74人,銷售人員66人,研發人員77人,生產人員146人。
在上述四個群體中,管理和行政人員、銷售人員人均薪酬位居前二位,同時也是近3年來年年漲薪的群體。招股書顯示,2019年,該公司的管理和行政人員的人均薪酬最高18.07萬元,同時也近3年來增長最快的群體。此外,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去年人均薪酬15.93萬元,2017年至2019年薪酬增長了13.6%。
我們注意到,處于該公司薪酬最底層的是研發人員和生產人員,在最近3年中,該公司的研發人員和生產人員都出現降薪現象。前者去年人均薪酬12.46萬元,降薪0.26%。后者去年人均薪酬6.6萬元,2018年降薪3.41%。
從國安達重視研發人員的程度,我們有理由懷疑該公司的技術實力。
兩大主營產品產能“摸不清”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是國安達最主要的兩類產品。報告期內,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2億元、1.27億元和1.57億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21%、54.28%和56.60%;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777.64萬元、8080.56萬元和7768.91萬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53%、34.57%和28.04%。
此外,2017年至2019年,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的產能分別為50.35萬套、57.12萬套和56.28萬套,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的產能分別為1.37萬套、1.39萬套和1.35萬套。
然而,根據廈門市集美區生態環境局披露的《自動滅火裝置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細水霧自動滅火裝置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顯示,國安達的“年產30萬套自動滅火裝置項目”于2014年6月通過審批,并于2015年11月取得驗收批復意見,可年產自動滅火裝置30萬套。同時,全資子公司中汽客汽車零部件(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客”)的“年產20萬套自動滅火裝置項目”、“年擴產50萬套自動滅火裝置項目”分別于2015年11月、2017年10月通過竣工環保驗收,子公司全廠年產自動滅火裝置70萬套。
因此,以上資料披露出來的信息與國安達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不一致。從以上信息可以得出,截至2017年,國安達及其子公司中汽客的自動滅火裝置產能合計至少100萬套。但是該公司招股書披露稱,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主要產品(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的產能分別為51.72萬套、58.51萬套、57.63萬套。國安達為何要在招股書中隱瞞四成產能。
四次分紅絕大部分落入實控人及其親戚腰包
招股書顯示,國安達的最新董事會成員由洪偉藝、許燕青、林美釵、洪清泉、汪海軍、唐紹剛和貢凱軍等7名成員組成。
汪海軍、唐紹剛和貢凱軍為獨立董事,不參與公司公司經營。而洪偉藝、許燕青、林美釵、洪清泉等前四位中,除了實控人洪偉藝外,許燕青和洪清泉分別洪偉藝的妹夫和兒子??梢哉f,洪偉藝基本完全控制了董事會。
另外在該公司的高管中,洪偉藝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燕青擔任常務副總經理,洪清泉擔任總工程師。另外,洪偉藝小兒子洪俊龍擔任下屬公司歐士曼的工程部經理。
在持股方面,國安達高管的親屬持股也比較復雜。資料顯示,在發行前,洪偉藝持股55.79%、大兒子洪清泉和小兒子洪俊龍各持有5.44%、6.19%的股權,妻子黃梅香持股1.69%,妹夫許燕青持股1.27%。
然而,讓人更想不到的是,不僅洪偉藝直系親屬持股,遠房親屬持股也不少,洪偉藝之配偶之母親之弟之子鄭春境持股0.09%,洪偉藝之母親之妹之女之配偶許燕山持股0.08%,洪偉藝之配偶之妹之配偶黃海濱持股0.08%,洪偉藝之父親之妹之子黃蜜冬持股0.08%。此外,該公司的董事林美釵的哥哥林國興持股0.08%。董秘連劍生的妻子鄧麗慧持股0.14%。
自2016年起,國安達曾四此分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7518.83萬元。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實控人洪偉藝、洪清泉、洪俊龍直接持有國安達56.62%的股權,洪偉藝還通過廈門市中安九一九投資有限公司、廈門市極安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國安達10.80%股份,因此實控人家族合計持股比例達到67.42%,使得分紅大部分流入了實控人腰包。
涉嫌夸大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招股書顯示,國安達擬通過IPO募集6億元用于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生產項目、乘客艙固定滅火系統生產項目、變壓器固定自動滅火系統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生產項目”建成后,國安達將新增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產能12.50萬套,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5億元。由此可以計算得出,招股書系按照1000元/套的價格估算該項目的經濟效益。然而,2017年至2019年,國安達的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僅為220.61元/套、232.09元/套、303.11元/套。
即使與報告期內的最高銷售均價(303.11元/套)相比,募投項目使用的預測價格約為其3.30倍,因此,該募投項目的經濟效益預測或許夸大了兩倍有余。
另一方面,2019年,乘客艙固定滅火系統實現銷售收入3575.94萬元,平均單價為14813.35元/套,由此可以計算得出,乘客艙固定滅火系統產品在2019年約售出2414套。而募投項目“乘客艙固定滅火系統生產項目”建成后,國安達將新增乘客艙固定滅火系統產能1.25萬套,約為該產品2019年銷量的5.18倍,新增產能如何消化也值得擬上市公司認真考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