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08:3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電鰻快報》統計,截至4月17日,4月份僅有成立4只新基金,調整后發行份額15.38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3.85億份。
《電鰻快報》文/高偉
截至4月17日,基金發行規模仍然不斷探底,無論在發行數量、發行規模均已經是第五個月的新低。那么,上市公司該不該現在發行新基金?投資者該不該此時申購?
持續5個月萎縮
據《電鰻快報》統計,截至4月17日,4月份僅有成立4只新基金,調整后發行份額15.38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3.85億份。其中,1只新基金為指數型基金,華夏基金旗下的華夏中國交建高速REIT基金,這只基礎設施REITs調整后截止日份額為10億份;債券型有2只,調整后份額合計5.20億份;還有1只是QDII基金,調整后發行份額僅0.18億份。
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2021年11月份,共有207只基金成立,調整后發行份額2222.01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10.73億份。在隨后到五個月里,卻出現了持續萎縮:2021年12月份,共有182只基金成立,調整后發行份額2071.59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11.38億份;2022年1月份,共有125只基金成立,調整后發行份額1112.24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8.90億份;2022年2月份,共有94只基金成立,調整后發行份額僅691.58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7.36億份;2022年3月份,共有71只基金成立,調整后發行份額486.25億份,調整后平均發行份額6.85億份。
2022年一季度,市場震蕩劇烈,上證指數一季度下跌10.65%,為2019年以來季度最大跌幅;深證成指同期下跌18.44%,創業板下跌19.96%。業內人士稱,受行情不佳、管理業績虧損的影響,市場避險情緒明顯,投資者申購新基金的意愿不強,這是近幾年公募基金發行最為困難的一個季度。
申購動力不足
4月以來,A股市場動力依然不足,上證指數在3200點上下浮動,深證成指則是跌多漲少。在這種背景下,新基金發行難免受到資金冷落。“新基金發行,我已經不敢推了,怕被罵。坦白說,一季度基金就賣得不好,新基金賣不動。目前賣得動的只有債基,不過也沒多少銷量,我都不咋給客戶推薦新基金轉做機構業務了。”一位客戶經理如是表示。
Wind數據顯示,近兩周(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15日)有47只基金即將發行。從發行基金的類型上看,包括5只FOF基金、10只股票型基金、11只混合型基金、19只債券型基金、1只公募REITs與1只QDII型基金。
基金公司是怎么想的呢,該不該發行新基金?
“被市場裹挾,每個人都可能有追漲殺跌的沖動,我們基金經理也一樣,但在投資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不斷克服人性的弱點:面對市場大漲的時候,少一點躁動;面對調整的時候,多一點理性。”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量化與海外投資團隊負責人田漢卿表示,“一些板塊或者個別行業的估值在過去三年里被拉抬得比較高,偏離其基本面所對應的合理區間,資金會從估值過高的板塊轉移到估值更合理的板塊。這個切換過程并不是無縫進行的,中間出現一些波動,也在合理范圍之內。”
另有一名基金經理表示,“好賣不好做,好做不好賣”是市場規律,盡管發行市場不佳,募集資金難度較大,但對基金經理而言,建倉點位卻比較合適,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電鰻快報》注意到,不少基金公司拿到產品批文后,選擇了暫緩發行以避開發行低潮期。當然,也有基金公司堅持發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