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09: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敷爾佳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擁有四十余種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其產品數量豐富、劑型和形態多元,功效豐富全面,能夠較好滿足市場和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9月8日,哈爾濱敷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敷爾佳)創業板IPO已審核通過。招股書顯示,敷爾佳是一家具有廣泛市場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從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敷爾佳的產品因質量問題屢遭投訴,該公司在研發投入上的吝嗇以及在宣傳推廣上的慷慨相差甚大,令人擔憂。此次IPO前,該公司的實控人父女已分紅10億元,而此次IPO卻要再募集資金19億元,其上市目的令人生疑。
????????產品因質量問題屢遭投訴
????????敷爾佳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擁有四十余種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其產品數量豐富、劑型和形態多元,功效豐富全面,能夠較好滿足市場和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從淘寶、京東、拼多多隨便能搜到敷爾佳的產品,尤其面膜。招股書顯示,2021年該公司有56.25%的收入來自醫療器械類,43.75%的收入來自化妝品類。
????????值得注意的是,敷爾佳的產品收到的投訴較多。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2018年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所屬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接到涉及公司的消費者投訴51件次。
????????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的搜索結果顯示了122個結果,投訴量為34個。
????????在上述34個投訴中,多次出現敷爾佳的面膜中有異物。10月7日,一位消費者投訴敷爾佳面膜是寫道“使用了三四次 昨天晚上一打開發現有一塊硬狀物質 起初還以為是凝膠干了 我發現扯不斷 是膠狀條形物質 明明是品控問題 客服還說是自動化生產 那為什么自動化會讓產品進入異物? 客服申請的原價退款或更換。處理方法我不同意 已經出現異物了 再賠償一盒誰敢用?”
????????8月23日,有消費者投訴敷爾佳使用后導致嚴重過敏。
????????8月10日一位消費者投訴敷爾佳導致其臉部潰爛,而商家卻拒絕賠償。
????????根據敷爾佳披露的問詢函回復意見,2020年與2021年,敷爾佳醫用敷料和面膜采購單價分別為9.12元/盒和10.17元/盒,以及9.8元/盒和9.49元/盒。也就是說,市面上售價148元/盒、199元/盒的敷爾佳面膜,成本僅在10元左右。
????????10元的成本,售價近200元,敷爾佳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至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敷爾佳的化妝品類中面膜的毛利率分別為71.34%、74.77%和79.79%。
????????宣傳推廣能否繼續“砸出”業績增長
????????敷爾佳在回復問詢函中表示,公司的核心技術為產品用料配方及配比和生產工藝等,其中生產工藝屬行業通用技術,產品用料配方及配比系非專利技術。公司逐步形成產品保濕性、粘稠度控制、樣品液防腐性及微生物控制等技術的獨到見解及經驗,公司各產品在配方組份、修復效果等方面有所區分,涵蓋了保濕、祛痘、美白、舒緩、修護等多種功效,產品劑型涉及貼、膜、精華液、凝膠、乳液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買及使用需求,在行業內享有良好的認可度及先發優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敷爾佳研發投入少的可憐。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0.39萬元、147.97萬元及524.29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4%、0.09%及0.32%。
????????招股書顯示,從2018年至2021年,敷爾佳的研發技術人員僅8人,核心技術人員僅為兩人。作為一家“醫美面膜”企業,敷爾佳不但報告期內研發人員數量僅為個位數,且累計研發費用僅為732.65萬元,這或給其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潛在核心競爭力打上問號。
????????在研發投入少的可憐的情況下,敷爾佳能保持高毛利率的原因或許就是該公司在營銷上的投入。
????????報告期內,敷爾佳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540.5萬元、26543.97萬元和26418.51萬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8.60%、16.75%及16.01%。
????????不論從具體金額還是占比上,敷爾佳的銷售費用遠超過其研發費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銷售費用中占比最高的是宣傳推廣費,報告期內,分別為7031.75萬元、16621.72萬元和23581.31萬元,占同期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60.93%、62.62%和89.26%。
????????招股書顯示,敷爾佳宣傳推廣費主要包括線上電商平臺推廣、新媒體營銷、品牌宣傳及線下推廣,通過明星代言、冠名綜藝、影視劇廣告植入及新媒體推廣是敷爾佳的主要方式。敷爾佳在線上平臺與新媒體營銷上與天貓、京東及小紅書等平臺合作。
????????在研發投入上的吝嗇,在銷售投入上的慷慨,能否為敷爾佳帶來持續的業績增長?
????????父女兩年分紅10億 卻要再募資19億元
????????招股書顯示,敷爾佳上市前連續向實際控制人父女二人突擊分紅10億元,將過去幾年的利潤瓜分完畢后,此次IPO計劃再募資19億元。
????????此次IPO前,張立國直接持有該公司93.8111%的股份,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哈三聯持有公司5%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敷爾佳在哈三聯入股和IPO前持續給張立國本人及其女兒分紅10次,堅決不讓滾存利潤流入外人田。
????????招股書顯示,在哈三聯入股(2021年2月)和遞交上市照顧書(2021年9月)之前,敷爾佳突擊分紅10億元。具體看,2020年和2019年,敷爾佳連續兩年、分9次現金分紅。其中,2019年分紅3次,分紅金額為1.2億元;2020年分紅6次,分紅總金額9.22億元,兩年合計分紅金額達10.42億元。
????????招股書顯示,張立國及其女兒張夢琪合計稅后分紅所得83392.72億元,分紅所繳納的稅率為20%。
????????報告期內,敷爾佳累計凈利潤為21.15億元。截至各報告期末,敷爾佳未分配利潤分別為7.55億元、1.33億元和7.52億元。這意味著,張立國父女將過去3年的利潤通過分紅形式拿走了一半。
????????在慷慨為控股股東分紅的同時,敷爾佳還拿到了政府的巨額補貼。招股書顯示,2022年8月,敷爾佳收到哈爾濱市松北區發展和改革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扶持獎勵資金9400萬元。2019年4月,張立國為了拿到哈爾濱利民開發區的財政扶持獎勵,設立了哈爾濱敷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分別收到哈爾濱市松北區發展和改革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扶持獎勵資金2498萬元,合計4996萬元。拿到5000萬元補貼后,運營2年的敷特佳于2020年6月停止經營。
????????但是,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張立國和敷爾佳就展現出極度“吝嗇”的一面。招股書顯示,敷爾佳上市后的分紅計劃為,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利潤分配,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且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應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該公司上市后的利潤分別政策,2019年和2020年,張立國父女給自己分紅了10億,是2019-2021年年均可分配利潤(按7億元計算)的143%,遠超30%的指標。這就意味著2023年之前,敷爾佳和張立國沒有向股東大量分紅的壓力。或許等到36個月解禁期之后,張立國為首的主要股東股票解禁之時,敷爾佳會改變“鐵公雞”的行事作風。
????????對于上述問題,《電鰻財經》向敷爾佳發去了求證函,截至發稿之時未收到該公司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