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0:52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悉,360數科是360集團在2016年孵化出的一個信貸科技平臺,公司主要為金融機構、消費者及小微企業等提供獲取借款人、初步信用評估、資金匹配及貸后服務,以向金融機構提供...
繼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后,360數科的回港二次上市也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11月14日,港交所官網顯示,360數科提交了聆訊后資料集,公司的回港二次上市迎來了實質性進展。資料集顯示,此次赴港IPO,公司擬將募集資金用于增加研發投入、擴大獲客規模以及補充營運資金需求等,花旗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
不過,在翻閱聆訊后資料集的過程中,機會寶發現,今年上半年乃至前三季度,360數科的業績相較此前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公司的獲客成本也在不斷提高。此外,作為互聯網巨頭之一360集團孵化出來的信貸科技平臺,360科技也難逃業務獨立性的考驗。
期后凈利潤下滑明顯
貸款不良率逐年遞增
據悉,360數科是360集團在2016年孵化出的一個信貸科技平臺,公司主要為金融機構、消費者及小微企業等提供獲取借款人、初步信用評估、資金匹配及貸后服務,以向金融機構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索取服務費為主要收入來源,旗下主要產品包括360借條、360小微貸、360分期等。
2019~2021年,360數科分別實現營收92億元、136億元和1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9.09%、47.1%和22.6%;實現凈利潤25億元、35億元和58億元,同比增速也分別為108.33%、40.00%和65.71%,公司業績整體向好。
但是,到了今年,360數科的業績增速便開始急轉直下。資料集顯示,今年上半年,360數科共實現營收85億元,同比僅增長了11.84%,凈利潤更是僅2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9億元還下降了27.59%。延長至今年前三季度,360數科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也是分別僅為3.55%和-29.63%。
這與它近年來不斷攀升的貸款不良率有很大的關系。
資料集顯示,2019~2022H1各期末,360數科整體30天+逾期率分別為2.8%、2.5%、3.1%和4.4%,90天+逾期率則分別為1.3%、1.5%、1.5%和2.6%,核銷率也同樣由2019年末的3.7%上升至了今年上半年末的6.5%。(注:此處核銷率等于某一期間的核銷凈額<即總核銷金額減收回金額> 除以該期間貸款總額期初及期末平均值,核銷率越高,貸款回款率越低)。
貸款不良率不斷上升,公司表內貸款的應收賬款質量自然不會太好,這也會直接導致壞賬準備的增加。另外,其信貸驅動服務下的表外貸款擔保服務也會因此承受較大的壓力。(據資料集,360數科將其服務大致分為信貸驅動服務和平臺服務兩大類,在信貸驅動服務模式下,公司承擔信貸風險,即為合作的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提供擔保服務)。
表現在財報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360數科的運營成本及開支總額高達91.1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1.99%,明顯高于其收入3.55%的增幅。其中,應收貸款撥備、應收金融資產撥備以及或有負債撥備分別同比增長了48.04%、60.87%和72.26%,是除融資成本之外細分項目中增速最高的幾個,而這些無一不與公司貸款規模及其狀況相關。
先以增速最高的或有負債撥備為例,據悉,360數科的或有負債撥備主要與其信貸驅動服務下的表外貸款擔保服務有關,公司在擔保開始時便根據當前預期信貸損失模型確認了或有擔保負債并計提信貸損失撥備。今年上半年,在表外貸款在貸余額僅增長了25.40%的情況下,公司或有負債撥備的同比增速便達到了77.18%。
再看一下剩余兩個應收項下的備抵科目。資料集顯示,在預期信貸損失模型下,不論是與表內貸款有關的應收貸款撥備還是與信貸驅動服務下表外貸款擔保服務有關的應收金融資產撥備,其預期信貸損失率在2020年以來也都呈現出了逐年遞增的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良率不斷提高的同時,360數科的獲客成本也在不斷增加。資料集顯示,2019~今年上半年,公司每名具有獲批授信額度的用戶的獲取成本分別為216元、138元、228元及人民幣365元。
關聯交易頻發
業務獨立性存疑
與此同時,作為一家脫胎于360集團的信貸科技平臺,360數科也無法免俗地存在著業務獨立性方面的問題。
首先便是與360集團相關的關聯交易問題。資料集顯示,360數科曾在2018年7月與360集團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協議所涉范圍包括研發合作、廣告服務及流量支持以及商標許可。雙方還約定,除非有一方決定終止合作,否則框架合作協議有效期五年,并將于其后自動延長一年,
數據方面,資料集顯示,2019~2022上半年,360數科對360集團的關聯采購金額分別為1.03億元、1.15億元、1.68億元和9690萬元。
與此同時,360數科還披露稱,公司曾于2020年10月通過上海淇毓和獨立第三方長風以及上海捷虎(一家360集團實體)合資成立了三六零長風,以開發及建設360華東地區總部及配套的工業園區供360數科未來運營之用。資料集顯示,三方初始持股比例為40%、30%和30%,2021年,公司通過上海淇毓收購了上海捷虎所持30%股權,成為合資公司控股股東。
其次,在360數科的前五大客戶及供應商名單中,都出現了公司實控人周鴻祎的身影。
資料集顯示,在前五大客戶中,金城銀行和客戶C均為周鴻祎參股的公司,此外,周鴻祎在公司第一大供應商K和第五大供應商O中也持有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金城銀行是360數科最大的金融機構合作伙伴,2019~2022上半年,360數科信貸驅動服務下由其提供資金的貸款所占的收入分別為0、0、0及200萬元,平臺服務下由其提供資金的貸款所占的收入分別為0、1600萬元、18.81億元和6.84億元。此外,公司還在金城銀行中存有存款,相關金額截至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末分別為32.05萬元和251.93萬元。
市場整體增速放緩
監管合規不確定性猶存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作為一家信貸平臺,360數科還面臨著一些行業的共性問題。
一方面,近年來,其主要業務領域——消費信貸科技和小微企業信貸科技的市場增速都在逐漸放緩。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按在貸余額總額計,中國消費信貸科技市場規模在2017~2021年時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8.2%,但到了2021~2026年,這一數值則僅為9.2%;而在小微企業信貸市場上,按獲批信用額度低于100萬的在貸余額總額計,中國小微企業信貸科技市場規模在2017~2021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9.5%,但到了2021~2026年則變成了35.9%。
另一方面,作為監管關注的重災區,360數科也面臨著監管及政策變動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資料集顯示,早在2021年4月,360數科及其他12家主要金融科技平臺就曾被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他金融監管機構約談,討論該等平臺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在中國的營運及合規實踐。
此外,在資料集近百頁的風險提示中,公司也對信貸行業前景、助貸業務法規及管理辦法不確定性、小額貸款業務及融資擔保業務法規及管理辦法不確定性、平臺撮合的貸款定價利率的合規性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