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10:3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萬鈞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鈣鈦礦電池相比傳統光伏電池具有低能耗、柔性、雙面提效、成本低、高生產率等優勢。比如在成本方面,鈣鈦礦電池可以用塑料或者玻璃作為基板,比用晶硅的成本下...
《電鰻財經》文/李萬鈞
2月23日,奧聯電子(300585)股價繼續低開低走。2月21日該公司鈣鈦礦電池業務的合作方胥明軍,被中國華能旗下的清研院發公眾號信息舉報履歷“失實”,股價應聲下跌20%,成交量倍增。此后的22日,其股價收盤下跌12.39%,成交量繼續放大。
《電鰻財經》了解到,鈣鈦礦電池性能遠超當前普及應用的硅晶電池,具有全面替代的趨勢,而鈣鈦礦正是2022年國家扶持資金重點關注的領域(今年已剝離出目錄)。2022年12月9日,奧聯電子披露布局鈣鈦礦電池及裝備的消息,由此該公司股價開啟“外掛”,從13.94元(披露信息日收盤價)最高沖到45元,漲幅高達222%。
問題在于奧聯電子公布鈣鈦礦業務投資后股價暴漲,“履歷事件”一經曝出令市場浮想聯翩。或許是一場資本大戲,也或許是新的業績增長機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此時“真相”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鈣鈦礦棋局遭遇“履歷事件” 深交所靈魂拷問如何回復
據《電鰻財經》獲得的信息,鈣鈦礦是2022年國家扶持資金重點關注的領域,不僅是奧聯電子這樣的上市公司,民間資本也很關注。
資料顯示,鈣鈦礦電池相比傳統光伏電池具有低能耗、柔性、雙面提效、成本低、高生產率等優勢。比如在成本方面,鈣鈦礦電池可以用塑料或者玻璃作為基板,比用晶硅的成本下降了50%。同時,鈣鈦礦電池的重量可能只有硅晶電池的10%。生產效率上,鈣鈦礦電池可在45分鐘內完成組件,生產效率是晶硅電池的96倍。甚至有資料顯示,中科院團隊制出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轉化率達到了25.6%。
具有市場前景的新技術一經曝光,資本市場就會形成強大的概念熱炒。
2022年12月9日晚間,奧聯電子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奧聯投資與自然人胥明軍共同出資設立“南京奧聯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聯光能”)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奧聯光能主要從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裝備的研發、生產、制備、銷售等。奧聯光能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奧聯投資貨幣出資4750萬元,占比95%;胥明軍貨幣出資250萬元,占比5%。
成立公司只是個開端,持續的業務拓展才是重點。
奧聯電子稱,后續將規劃成立鈣鈦礦研究院并聯合國內鈣鈦礦技術研發領先的知名教授、專家團隊,打造材料配方、工藝裝備、組件生產三位一體的平臺體系,計劃2023年50MW鈣鈦礦中試線投產,2024年600MW鈣鈦礦裝備和120M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線投產,力爭5年內形成8GW鈣鈦礦裝備和2G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能力,實現鈣鈦礦電池研發、裝備研制和裝備制造規模、鈣鈦礦電池效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在產業應用方面,奧聯電子的鈣鈦礦業務將借助大股東盈科資本在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風光儲產業等)的資源整合優勢,實現產業鏈互通,提升創新型新能源產業滲透力。
該消息披露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奧聯電子的股價跳空高開,以放量漲停收盤,此后一發不可收拾,截至今年2月9日,盤中股價最高上沖到45.24元,此后進入高位震蕩。
鈣鈦礦“新星”如此熠熠發光,怎么能不受到交易所關注。
2023年1月13日,奧聯電子回復深交所關注函,進一步介紹胥明軍的履歷。正是這次更為詳盡的公告披露,引起了麻煩。
此前的投資公告中,奧聯電子披露稱,1975年出生的胥明軍長期從事軍工/科技型企業運營管理,“對鈣鈦礦電池研發進程和產業化過程有獨到的理解與實踐能力,在鈣鈦礦技術產業化所需要的材料配方、工藝研發、裝備研制等領域具備核心競爭能力。”
回復關注函公告中稱,胥明軍曾經“指導完成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工藝設備設計”“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
2023年2月21日中午,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華能清能院”)發布《關于針對奧聯電子發布失實公告的澄清聲明》,表示奧聯電子發布的《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的部分內容嚴重失實,稱胥明軍“未曾受邀到訪華能清能院”“不存在‘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等相關事實”“文中‘16.8%’的認證效率數據為杜撰數據,與本公司認證數據不符”。
當日晚間,深交所再次對奧聯電子發出關注函,要求就說明胥明軍在華能清能院承擔的具體工作內容、時間、“指導完成”相關工藝設備設計及驗收的具體體現;核實說明“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的具體含義、計算方法、來源、依據等。
深交所進一步指出,胥明軍從2015年6月至今擔任西安天鷹防務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為20.1%,媒體報道稱天鷹防務近年來涉及多起知識產權、勞動爭議訴訟,曾于2018年申請破產。對此,要求奧聯電子進一步核實說明胥明軍的履歷、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鈣鈦礦電池研發生產相關技術來源,是否存在競業禁止的情況。
除此之外,奧聯電子還需要披露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
這無疑是一記靈魂拷問。
事件發生后,胥明軍曾向媒體表示,對清研院的指導工作是其在杭州眾能光電工作期間所為。而2月22日下午,杭州眾能光電發布澄清說明,稱胥明軍在該公司的工作時間與奧聯電子披露的有出入,該公司的鈣鈦礦電池實驗設備國產化設計在胥明軍入職前就已經完成,奧聯電子公告中披露的“指導”工作,胥明軍僅是參加討論。
幾家券商和46億元市值上市公司“對陣”萬億央企
南京證券是奧聯電子的督導券商,在2022年最后工作日(2022年12月9日)還曾對該公司進行了持續督導培訓,并稱“達到了良好效果”。這一在最后期限下舉辦的培訓,形成了南京證券關于奧聯電子“2022年度持續督導培訓情況的報告”。
此時回顧賣方機構的動作也顯得如此扎眼。2022年12月中旬,也就是奧聯電子披露鈣鈦礦電池投資公告后,中航證券曾發布研報,給予該公司“買入”評級。更有媒體報道,中信建投證券高端制造研究組組長、研究發展部董事總經理呂娟,曾在1月31日深夜和次日早間舉行投資者電話會議,將奧聯電子作為“黑馬”推薦。
截至目前,奧聯電子尚未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但從去年的三季報看,該公司經營業績并不理想。
奧聯電子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當前市值接近46億元,該公司汽車零件制造商,產品涉及動力電子控制、車身電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統控制等領域。2022年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同比增長-21.31%;實現凈利潤2090.71萬元,同比增長-33.03%;實現扣非凈利潤-707.42萬元。
另一邊則是萬億央企。華能清能院隸屬于中國華能,中國華能創立于1985年,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國華能擁有58家二級單位、480余家三級企業,5家上市公司(分別為華能國際、內蒙華電、新能泰山、華能水電、長城證券),員工13萬人。截至2021年,中國華能資產總額1.31萬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華能清能院擁有長期從事清潔能源發電技術研發和示范的科研團隊,其中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4人,90%的職工擁有博士和碩士學位。該機構專業從事超(超)臨界發電、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循環流化床發電、碳捕集與利用、燃料電池、低質煤利用等煤基清潔能源技術,和太陽能、風能、水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的科研機構,擁有“煤基清潔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煤清潔低碳發電技術研發中心”、“國家能源水能高效利用與大壩安全技術研發中心”等三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北京市兩個省級研發平臺。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奧聯電子鈣鈦礦業務及履歷事件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