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 09:2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和創科技的研發費用率遠落后于同行,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僅有一項發明專利。近年來,和創科技的業績持續虧損,且未來增...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2022年12月15日,和創(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創科技)北交所IPO已提交注冊,招股書顯示,和創科技是一家具備自主研發 PaaS 能力的 SaaS 云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建筑工程、裝備制造、泛快消等行業的企業級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覆蓋工程項目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領域,幫助客戶用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實現數據智能運營、管理和決策。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和創科技的研發費用率遠落后于同行,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僅有一項發明專利。近年來,和創科技的業績持續虧損,且未來增長情況也令人擔憂。另外,該公司似乎還存在突擊入股的現象,兩個股東突擊入股準備分享這場資本盛宴。
發明專利僅一項 研發投入落后同行
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書簽發日,和創科技擁有1項授權專利,這項發明專利是該公司于2016年申請的“生成測試用例的方法和終端設備”。除了這項發明專利,該公司再無任何發明專利取得。
和創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所處的SaaS 行業的產品創新和底層PaaS平臺技術迭代較大程度上依賴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始終重視產品研發工作,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緊跟技術發展趨勢,保持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從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和創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548.51萬元、2,775.95萬元、3,272.76萬元和2,295.0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0.27%、25.72%、22.62%和27.47%。
和創科技超過20%的收入研發投入占比看上去不錯,但與同行可比公司對比,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顯得有些不足。報告期內,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3.3%、31.63%、35.71%和35.42%。由此可見,和創科技的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均值超10個百分點。
在研發投入落后同行的情況下,和創科技自成立以來僅有一項發明專利,這或許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業績持續虧損 后續增長令人懷疑
報告期內,和創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6億元、1.08億元、1.45億元和8355.2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248.61萬元、-787.33萬元、-1836.56萬元和-1742.98萬元。盡管營業收入保持著增長,但其凈利潤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該公司成為北交所首個成功過會的虧損企業
此次沖刺科創板,和創科技選擇的上市申請標準是標準二,即“預計市值不低于4億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1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
和創科技自2015年掛牌以來持續虧損;2021年末未分配利潤為-44203.36 萬元,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2019年至2021 年,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3.07%、57.54%和66.42%,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
和創科技根據業務規劃和預算情況合理預期未來收入和各項成本、費用情況,不考慮募投項目的影響,預計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5億元時可實現盈利(假定毛利率在70%-73%之間,銷售費用率在 41%-49%之間)。
2021年,和創科技的營業收入僅為1.45億元,與4.5億元的差距甚遠。而且近年來該公司的毛利率下降明顯。報告期內,發行人 SaaS 產品的毛利率保持著較高水平,分別為80.41%、81.75%、73.95%和72.01%。和創科技表示,雖然公司一直致力于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技術水平,但隨著未來市場競爭加劇,該公司的議價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可能會對毛利率產生不利影響。
事實上,對于業績持續虧損,發審委在其問詢函中請發行人:(1)結合報告期各期及期后業績的虧損情況,量化分析尚未盈利的原因、影響、趨勢、風險因素、投資者保護措施及承諾等,說明是否具備扭虧為盈的基礎條件和經營環境;如有,請提供具體的內外部證據、業務數據測算過程、損益趨勢變化分析。
此外,發審委還要求和創科技結合招股說明書“尚未盈利企業” 中提及的各項假設條件及報告期內經營業務信息,模擬測算實現盈虧平衡或盈利時預計的業務規模、預計增長率和毛利率水平及目前的差距、達成相關業務目標是否具備較大的困難,審慎分析公司實現上述業務規模預計需要的時間、謹慎分析模擬測算中預計增長率和毛利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和創科技資產負債率也在大幅上升,報告期內各期末,該公司的負債率分別為53.07%、57.54%、66.42%和51.84%。
突擊入股 分享資本盛宴
招股書顯示,紅杉瀚辰是和創科技的第四大股東,持有該公司的股份1124.4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7.0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12月份,和創科技對紅杉瀚辰和啟創科遠進行了增發。招股書顯示,2021年11月3日,和創科技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該公司第一次股票定向發行的議案。此次股票發行股數為726萬股,每股價格為人民幣19.62元,募集資金總額為1.43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書顯示,紅杉瀚辰還為和創科技提名了一名董事,任期為2022年2月14日至2023年4月16日。
科創板對“突擊入股”的規定是,要求提交申請前12個月內入股的新股東鎖定股份36個月,并要求中介機構全面披露和核查新股東相關情況。此條規定將突擊入股的時點確認從IPO申報前6個月內前推至12個月內,引發業內討論。
紅杉瀚辰和啟創科遠在2021年12月份成為和創科技的股東,這是否屬于突擊入股?值得注意的是,紅杉瀚辰持有和創科技的股份屬于“非限售”,也就是說,和創科技登陸A股市場后滿一年,紅杉瀚辰和啟創科遠就可以減持該公司的股份。
科創板上市規則對“突擊入股”鎖定3年,有利于防范股份代持行為。企業在申報科創板IPO之前,通過增資擴股或股份轉讓,大股東、董監高及其幕后控制的關聯賬戶可順利持有一部分股票。如果不對這類股票進行較長時間的限售,大股東和董監高很容易通過變相手段實現快速減持套現。
紅杉瀚辰和啟創科遠在和創科技上市后就能輕松分享這場資本盛宴,這值得關注。
對于上述情況,《電鰻財經》向和創科技發去了求證函,截至發稿時未收到該公司就相關問題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