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09:1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電鰻財經》觀察,富安達基金已經持續了兩年的業績大滑坡,在2020年,富安達基金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6490.15萬元、9567.66萬元。也就是說,近兩年,富安達基金的...
《電鰻財經》文/高偉
近日,基金公司的運營業績全部浮出水面,富安達基金當仁不讓成為第一虧損基金公司。據《電鰻財經》觀察,富安達基金已經連續兩年大滑坡,截至2022年更是虧損5,345.40萬元。人們不禁擔心,這家小型基金公司還能撐多久?
巨虧5300多萬
4月29日,南京證券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8億元,同比下滑26.7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6億元,同比下滑33.93%。與此同時,南京證券還披露了持股49%股權的富安達基金財務情況:總資產由上年年末的105,506.81萬元降至2022年年底的97,650.68萬元,下降幅度為7.45%;凈資產由上年年末的88,623.55萬元降至2022年年底的83,278.14萬元,下降幅度為6.03%;營業收入由上年年末的17,488.16萬元降至2022年年底的6,735.09萬元, 同比下降 61.49%;凈利潤由上年年末的2,946.54萬元降至2022年年底的-5,345.40萬元,同比下降 281.41%。
南京證券表示,富安達基金運營業績下降,主要系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管理費收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入有所下滑。
據《電鰻財經》觀察,富安達基金已經持續了兩年的業績大滑坡,在2020年,富安達基金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6490.15萬元、9567.66萬元。也就是說,近兩年,富安達基金的營業收入大幅下降了74.58%;凈利潤同樣由近1億元淪落為虧損超過5300多萬元。
作為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怎能忍受如此大的盈利波動?
管理規模巨降三成
富安達基金經營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與其他基金公司一樣,其收入主要來源是管理費,而影響管理費的主要因素就是管理規模。這家本就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在去年卻遭遇到沉重打擊。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富安達基金2021年底的管理規模為111.34億元,而到了2022年年底僅剩76.64億元,一年下降了31.17%。2023年一季度末,富安達基金的管理規模再度下降至68.11億元,短短三個月再度下降11.12%。
《電鰻財經》注意到,持續的管理規模下降主要“罪魁禍首”是貨幣基金。該基金公司旗下的貨幣基金管理規模,2021年年底為85.38億元,2022年年底則降至51.13億元,2023年一季度再度下降至38.11億元。從基金季報看,貨幣基金規模下降主要是遭遇了大量的凈贖回。
實際上,富安達基金規模下降,與管理業績的低迷密切相關。尤其是權益基金近2年回報率出現了大面積虧損。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近2年,有可比業績數據的16只權益基金,僅有6只盈利,其余10只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富安達新興成長混合A表現最差,其近3月、近6月、近1年、近2年回報率分別為-14.74%、-28.59%、-32.43%、-51.46%;富安達科技領航混合、富安達新動力混合近2年回報率分別為-41.27%、-39.55%;另有4只基金近2年回報率低于-20%。
管理業績低迷,規模巨幅下降,公司業績巨額虧損……富安達基金已經陷入了可怕的惡性循環。誰來拯救這家基金公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