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09:3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賽分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發和生產用于藥物分析檢測和分離純化的液相色譜材料的企業,本次IPO計劃募集8億元資金,擬用于“20萬升/年生物醫藥分離純化用輔料項目”、“研發...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IPO獲得注冊批文本是好事,但有公司卻出現了進退兩難。
8月23日獲得證監會注冊批文的蘇州賽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分科技”),目前卻持續受到質疑,此次IPO募資新增產能,帶來不少后顧之憂。有市場人士表示,賽分科技的擴產計劃十分激進,但產能利用率不足是個大問題。新增產能消化難,“內卷”擴產乃作繭自縛,公司得好好琢磨下市場策略。
產銷率僅50%還擴產?
賽分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發和生產用于藥物分析檢測和分離純化的液相色譜材料的企業,本次IPO計劃募集8億元資金,擬用于“20萬升/年生物醫藥分離純化用輔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賽分科技當前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飽和。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公司分析色譜柱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0.24%、79.14%、58.73%,呈下降趨勢;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5.43%、35%、69.73%;硅膠基質填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25%、63.66%、89.47%,現有產能均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報告期內的產能分別為2.70萬升、2.87萬升、2.48萬升,產量分別為6869.22升、1.01萬升、1.73萬升;同期,該公司的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對應的銷量分別為3941.60升、5105.89升、1.08萬升,產銷率分別為57.38%、50.76%、62.46%。也就是說,最近三年,賽分科技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的產能利用率在2021年低至25.43%,產銷率在2022年低至50.76%,且最高均未滿70%。
在現有產能利用率、產銷量遠未飽和的情況下,賽分科技仍計劃一口氣擴產8倍,意欲何為?新增產能未來不能夠順利消化,將為公司及投資者帶來什么后果?業內人士稱,新增產能若無法順利消化,將導致資源閑置、企業效益下滑及市場供需失衡。新增設備與生產線未充分利用,造成投資浪費;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影響企業盈利能力。
不安分還受罰
《電鰻財經》發現,還未上市的賽分科技,在信息披露上卻玩起了花樣。
首輪問詢函回復文件顯示,蘇州義捷的法人李敏擔任賽分科技財務助理,蘇州漫之迪的法定代表人金國仙先后擔任賽分科技人事行政助理、出納、會計、財務部主管、監事等職務。天眼查顯示,蘇州義捷、蘇州漫之迪的實際控制人分別為李敏、金國仙,持股比例均為100%。在首輪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賽分科技說明上述公司員工注冊的關聯公司是否應認定為關聯方,是否由黃學英實際控制。在首輪問詢函回復文件中,賽分科技表示,李敏及金國仙在各自注冊公司存續期間,均為公司普通員工,不屬于上市規則中所規定的關聯人,同時蘇州義捷、蘇州漫之迪不認定為公司關聯方。
而在兩個月后的第二輪問詢函中,上交所再次追問,要求賽分科技說明蘇州義捷、蘇州漫之迪是否實質為公司關聯方,存續期間是否存在其他資金往來的情況。賽分科技此次則改口,追認蘇州義捷和蘇州漫之迪為關聯方,并將相關轉貸行為認定為關聯交易。
據第二輪問詢函回復文件顯示,賽分科技通過蘇州義捷、蘇州漫之迪從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合計轉貸4575.52萬元,上述兩家公司均為賽分科技員工注冊的企業。其中,賽分科技實控人黃學英還通過蘇州義捷將300萬元貸款流轉至個人賬戶。
此外,賽分科技及其子公司還多次受到行政處罰。2021年9月-2022年6月期間,公司向蘇州海關申報進口兩批貨物中,部分貨物原產國申報錯誤,所涉案值為人民幣12.5242萬元,所涉漏繳稅款為人民幣1.0614萬元,蘇州海關對公司處以罰款人民幣0.1061萬元。2022年,公司因安全設備的安裝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蘇州工業園區應急管理局處以1.2萬元罰款;子公司揚州賽分因違規排放廢氣、存放廢液而被揚州市生態環境局處以合計30萬元罰款;2023年,美國賽分因違反《特拉華州危險廢棄物管理條例》多項規定而被處以1萬美元罰款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