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15:09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絕味食品自2008年成立以來,專注于休閑鹵制食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為休閑醬鹵制品,包括鴨脖、鴨翅等鴨副產品,以及藕片、海帶等鹵制素食,其中以鴨脖等鴨副件...
2025年實現“百億營收”,這是絕味食品的業績考核計劃,然而在遭遇接二連三的打擊后,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戴文軍不得不“急剎車”。
12月23日晚間,絕味食品(603517.SH)公告顯示,公司終止H股上市,并表示是綜合考慮公司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資金需求及業務發展規劃做出的決定。
需要注意的是,12月5日,絕味食品公告顯示,公司兩年半前定增募資11.8億元,用于建設兩大擴產項目,但公司決定將兩項目可使用日期延期兩年,其中一大原因是“行業整體需求較弱”。
不僅如此,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總數為14969家,較2023年底的15950家減少近1000家。
2022年9月,絕味食品發布的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更正后)顯示,公司考核2023年至2025年營業收入目標分別為77.93億元、91.03億元和109.37億元,最終實現百億營收夢想。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絕味食品2023年未完成目標,2024年難以完成目標,2025年達到目標更成了奢望。
實現A+H告吹
絕味食品自2008年成立以來,專注于休閑鹵制食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為休閑醬鹵制品,包括鴨脖、鴨翅等鴨副產品,以及藕片、海帶等鹵制素食,其中以鴨脖等鴨副件為主。
2017年3月17日,絕味食品在上交所上市,成功登陸A股市場。
2023年3月,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公司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關籌備工作的議案》。
彼時,絕味食品表示,公司為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及運營需要,公司擬在H股上市。
當時,絕味食品在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市場都有業務布局,截至2021年末,絕味門店覆蓋了全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2021年財報顯示,絕味門店在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和澳門市場實現收入1.14億元,較前一年同比增長23.76%。
此外,根據其2021年財報,絕味食品在加拿大、日本都設有食品加工企業。
然而,2024年12月23日晚間,絕味食品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議案》。
絕味食品表示,由于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狀況的調整,本著維護股東利益、對股東負責的原則,綜合考慮公司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資金需求及業務發展規劃,經公司審慎討論分析并與中介機構反復溝通論證,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關事項。
由此,籌劃了1年9個月,絕味食品擬實現A+H告吹。
兩募資項目均延期兩年
一般來看,企業上市融資是為了擴大產能,而當下絕味食品卻有募資項目延期。
12月5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顯示,2022年4月,公司定增募集資金11.8億元,扣除保薦承銷費及其他發行相關費用,募集資金凈額為人民幣11.61億元。
公告顯示,絕味食品擬建設“廣東阿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57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7.65億元),“廣西阿秀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50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4.15億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廣東阿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57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和“廣西阿秀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50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投資進度分別為33.03%和46.76%。
絕味食品表示,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當前實際建設情況,同時結合公司發展規劃和內外部環境等因素,經公司研究后,為了維護全體股東和企業利益,決定將募投項目進行延期。
具體來看,“廣東阿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57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由2025年10月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調整至2027年10月;“廣西阿秀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5000噸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由2024年12月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調整至2026年12月,均向后延期兩年。
對此,絕味食品表示,自2021年8月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首次公布以來,項目建設多次受地方封控政策的影響被迫中斷,且近年來食品餐飲行業經歷較大調整,行業整體需求較弱,公司現有產能尚有富余,在此情況下,若按原計劃推進在建工程建設,需要投入額外的建設成本,因此公司對募投項目的投資較為謹慎,本著審慎使用募集資金、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的原則,公司對上述募投項目募集資金的投入低于預期投入進度。
戴文軍為股價下跌道歉
絕味食品終止港股IPO和募資項目延期,大概率是因為公司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2022年9月,絕味食品發布的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更正后)顯示,公司以2021年營業收入為基數,考核2023年至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9%、不低于39%和不低于67%。
2021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65.49億元,同比增長24.12%;凈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39.86%,處于中高速發展階段。
按此計算,2023年至2025年,絕味食品營業收入目標分別為77.93億元、91.03億元和109.37億元,最終實現百億營收夢想。
需要注意的是,絕味食品發布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背景是,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6.23億元,同比增長1.13%;凈利潤2.35億元,同比下降76.06%。
2023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72.61億元,同比增長9.64%;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46.63%。
顯然,絕味食品2023年營業收入未完成考核目標,但好歹還是在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50.15億元,同比下降10.95%,顯然已無法完成2024年度考核目標;凈利潤4.38億元,同比增長12.53%。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絕味食品在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總數為14969家,較2023年底的15950家減少近1000家。
絕味食品在募資項目延期、門店數量減少之下,絕味食品董事長、總經理戴文軍要在2025年實現“百億營收”顯然難以實現。
二級市場上,2024年9月18日,絕味食品股價一度跌至11.25元/股,較2021年的高點73.92元/股,跌去約85%。當前,公司股價有所回升,在20元/股上下徘徊。
2024年6月,戴文軍公開表示:“關于股價下跌問題,我們深感抱歉。股票市場的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們公司一直致力于穩健經營,努力提升業績,為股東創造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