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僅賺5500萬 歌爾股份去年利潤遭“腰斬”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23713億元,同比下降71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1億元。從數據上看還算不錯,但與2017年相比下降5742%,凈利潤遭遇腰斬已是事實。
西部證券2018年凈利潤2億元 同比下降逾七成
數據顯示,西部證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239億元,同比下降2936%;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7341%。
百年秋林集團陷董事長失聯風波
2018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顯示,秋林集團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約47%到56%。
順豐上市2年估值砍半 物流巨頭對手“環伺”
其2019年1月業務量為409億票,同比增長2741%;營業收入為10164億元,同比增長3847%;單票收入為2485元,同比增長
泰禾集團擴張后遺癥:647億短期債壓頂
截至2月12日發布訴訟公告前,泰禾集團尚未披露的小額訴訟、仲裁事項共計73起,涉及金額約2億元,大部分為金額較小的商品房合同糾紛及物業合同糾紛。
華脈科技上市次年業績“淪陷” 預虧前遭多名董監高密集減持
自2019年1月30日公司對外宣布2018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預虧8500萬元至11億元后,公司在今年2月初就公司董監高減持進展作了披露
華脈科技上市次年業績淪陷 預虧前遭多名董監高減持
對于華脈科技的投資者來說有點鬧心,在持股5%以上股東及多名董監高減持一事的籠罩下,公司同時還陷入了業績預虧的旋渦。
全時“清倉” 羅森“接手”
目前接手的這94家門店并非全時便利店華東和重慶的所有門店,一方面,羅森要考察門店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跟房東談,這兩個條件篩選掉了部分門店。
新險企開業首年業績比拼:融盛財險虧損嚴重
由于資本金充裕,新開業的六家公司全部擁有極高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而隨著業務的開展,償付能力也逐漸下降,但仍處在很高水平。
141家非上市險企2018年業績掃描:70家壽險合計凈賺181億元
141家險企中,去年有76家險企盈利,合計盈利約382億元;有65家險企虧損,合計虧損約203億元。
互聯網保單量五年飆增18倍 國內互聯網保民達2.22億人
《報告》顯示,752%的網民接受互聯網購險,包括微信在內的支付渠道成為互聯網購險的首選。
上市險企1月保費弱化"開門紅" 國壽增速甩平安幾條街
1月保費數據顯示,各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增速呈現分化。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保險、太平人壽和人保壽險1月原保險保費增速分別為522%、289%、693%、958%和143%。
逐步在監管規則中嵌入反洗錢監管要求
《辦法》為銀保監會做好銀行業反洗錢監管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構建了銀保監會銀行業反洗錢監管工作的整體框架。
人民幣匯率短線穩中趨升
2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7220元,升值至2月1日以來新高,較上一交易日大幅調升338基點,為連續第三日調升。
央行節后凈回籠逾萬億元 降準仍有空間
央行加大PSL投放對市場有三方面影響。數量上,對沖稅期和國庫現金管理到期對流動性的影響,保持流動性平穩波動。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