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10:4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原標題:“救市”因素推升M2超預期增長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1日最新公布的數據,7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3%,增速較上月末提高15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1日最新公布的數據,7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3%,增速較上月末提高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8萬億元,二者增長均超市場預期。不過,從具體分項數據來看,在金融數據高企的背后,“救市”的臨時性因素起了關鍵性作用。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連續(xù)降準降息之后,社會流動性逐漸寬裕,M2增速從4月份的10.1%逐月回升,5至7月分別回升0.7、1.0和1.5個百分點。央行有關負責人稱,降準既通過貨幣乘數的提高增加了貨幣供給,也增強了銀行的放貸意愿。降息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刺激了貸款需求。今年4至7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分別新增7079億元、9008億元、1.28萬億元和1.48萬億元,貸款投放逐月增加。
該負責人還表示,穩(wěn)增長政策帶動了中長期貸款投放。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wěn)增長政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大,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明顯增加。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發(fā)放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4.15萬億元,同比多增4769億元。同時,房地產市場回暖帶動了個人住房貸款發(fā)放。今年前7個月,住戶中長期消費貸款(主要為個人住房貸款)新增1.40萬億元,同比多增2818億元。
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的背后,“救市”政策起到很大支撐作用。央行負責人表示,近期我國資本市場出現波動,為了穩(wěn)定市場預期、防范金融風險、支持資本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7月份貨幣政策和銀行體系采取了一些臨時性措施,相關操作對貨幣信貸增長也會產生影響。“下一步隨著資本市場趨于穩(wěn)定,這種臨時性因素的影響會逐步消退。”該負責人表示。
不少業(yè)內人士也表示,若刨除臨時性因素,數據可能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8萬億元,有兩個特點比較顯著;一是對非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貸款多,為8864億元,占比近60%;二是票據融資多,為2567億元,占對企業(yè)和居民部門新增貸款5890億元的43.6%。這一數據反映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背景下,總需求依然不旺,企業(yè)融資需求減弱。
民生證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表示,實際上金融數據轉暖與穩(wěn)增長關聯(lián)不大,扣除“救市”因素,金融數據仍羸弱,意味著后續(xù)仍需繼續(xù)加大穩(wěn)增長的力度,貨幣政策可能會寬松配合穩(wěn)增長,但考慮到實際利率水平,降息幾無可能。
原標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