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份,都是基金分紅的高潮,今年更不例外。號外財經注意到,在開年股市深跌的背景下,偏向股票投資的股混基金毫不吝嗇,慷慨分紅,一個月合計分紅419億元。
“其實,每年的債基等低風險產品是分紅主力,今年股混基金卻發力,拿出真金白銀反饋給投資者,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策略。”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號外財經與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1月份共有155只股混基金實施分紅,合計分紅總額達418.78億元。此前同期歷史上基金分紅最多的是在2010年,全部及全月分紅金額達322億元。如果剔除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等低風險品種,股混基金在2010年1月份分紅并不多。換句話說,今年1月份,股混基金的分紅已經創出歷史的新高。
“基金的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使得不少基金具備了分紅條件,這是最重要的原因。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基金公司對于后市行情預期謹慎,從而通過分紅的方式使得投資者落袋為安。”該分析人士表示,“分紅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可以幫助基金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賺得眼球和人氣。”
號外財經分析發現,戴“星”基金尤其重視分紅。上述155只股混基金中,有116只得到銀河證券五年期的星級評級,占比達75%。也就是說,逆市分紅的股混基金,四分之三已經達到業績良好的星級標準。其中,五年期五星級基金有27只。
具體來看,獲得五年期五星級基金的博時主題,1月份每份分紅1.0460元,分紅總額達24.53億元,為五星級基金分紅額最高的基金,不過,該基金元月凈值下跌14.78%;嘉實研究精選混合A、南方成份精選混合、富國天合穩健混合、鵬華價值等4只五星級股混基金,元月分紅總額也均超過10億元,4只基金元月回報率均在-20%左右。
此外,四星級基金寶盈策略增長混合、嘉實策略混合也分別分紅超過10億元,兩只基金元月分別下跌33.01%、28.15%。三星級基金南方績優成長混合、中銀增長混合A,單月分紅分別為23.23億元、14.51億元,兩只基金1月份回報率分別為-26.76%、-27.82%。
“盡管2015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但股市從整體上看表現良好,基金“手有余糧”,通過分紅鎖定收益。”業內人士表示,不過,大面積分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基金管理人對后市的判斷,不排除基金經理對后市判斷謹慎、通過分紅變相降低倉位的可能性。
號外財經也注意到,臨近春節,公募基金整體倉位有所上升,但是其中偏股混合基金小幅下降。好買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倉位下降0.71%,當前倉位72.35%。其中,股票型基金上升0.28%,標準混合型基金下降0.79%,當前倉位分別為86.46%和71.21%。行業配置方面,國防軍工、非銀金融和交通運輸三個板塊被公募加倉,而傳媒、計算機和餐飲旅游板塊被公募基金逐漸減持。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