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02:0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進入2017年后,將于3月30日完成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專項整治工作行程已經過半。此次專項整治對象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非持牌機
進入2017年后,將于3月30日完成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專項整治工作行程已經過半。此次專項整治對象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業務。二是持處于機構違規開展業務。記者梳理發現,通過此輪專項整治,互聯網金融行業亂象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正在朝著穩健有序的方向發展。
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年,但在監管態勢下,行業亂象叢生并沒有得到較好遏制。針對這一現象,2016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拉開了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項整治工作。
據了解,此次專項整治對象主要有兩大類:一是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業務。二是持處于機構違規開展業務。“前一類機構是目前市場上欺詐行為的主要源頭,后一類機構存在不符合法規要求的經營行為,由于沒有得到及時制止和處罰,在某種程度上聚集了金融風險。
如果任由這兩類行為發展而不加以約束,不規矩的做法或將大行其道,進而破壞原有穩定的法制環境。可見,本輪專項整治給不少互聯網金融企業施加了不小的壓力。”成都本地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老總向記者表示。此輪專項整治行動規模空前,各地金融辦、工商局、公安部、行業協會均參與其中,整個行業迅速進入了“清理整頓”模式。
由于專項整治工作恰逢其時,加之手段強力,很快就消除了大批不規范的小平臺,客觀上避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落入混亂局面。網貸之家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10月份專項整治以來,P2P網貸行業平臺數量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銳減了310多家。
數據還顯示,自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以來,截止2016年底,公安機關查處的互聯網金融案件達1400起,處罰人員4800多名,涉案金融高達5000多億元。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研發報告認為,目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體量依然較大,截止2016年底仍多達2000余家。
但自從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平臺的數量出現了連續下降,而且每月新增平臺數更是跌到了個位數。“在嚴厲的監管風暴之下,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很多平臺還會主動選擇退出,預計2017年,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數量還會繼續大幅下降。若按目前下降速度測算,2017年底或將跌至1200家左右。”
e貸CEO方頌認為,由于在監管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大浪淘沙注定會繼續,這就會迫使更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謀求轉型,而那些實力雄厚、運作規范的互聯網企業無疑會搶得行業發展先機,讓整個行業洗牌得到提速。據了解,截止2016年底,國內正常運行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為2448家。
如果按2017年年底跌到1200家左右計算,今年還將有50%的平臺要退出互聯網金融行業。另外,數據還顯示,到2016年底,拿到ICP經營許可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不足10%,而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符合監管要求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更是不足5%,這也預示著不少平臺面臨淘汰壓力。
“在嚴厲監管措施面前,這勢必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那些客戶流量少、風控能力差、涉嫌違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要么選擇轉型、要么選擇出局。”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雷認為,經過加速洗牌之后,互聯網金融行業原有的亂象必然會得到有效清理,整個行業最終將走上規范發展軌道,從而步入穩步發展階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