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08:0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然該公司毛利率高達70%,但凈利率卻不足10%,而且同業公司甚至才剛剛盈利,眼鏡行業前景并不樂觀文|《投資時報》記者孟嘉專業從事眼鏡零售連鎖經營的博士眼鏡連鎖
雖然該公司毛利率高達70%,但凈利率卻不足10%,而且同業公司甚至才剛剛盈利,眼鏡行業前景并不樂觀
文 | 《投資時報》記者孟嘉
專業從事眼鏡零售連鎖經營的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士眼鏡)近日發布招股書。此次,該公司擬赴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2145萬股,擬募集資金2.48億元用于營銷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和信息化建設項目建設。
除去以鏡片為主營業務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康耐特和受眾多投資機構追捧的音米眼鏡掛牌新三板外,嚴格意義上講,此次博士眼鏡如若申請IPO成功,將成為眼鏡行業上市第一股。但是平均不到10%的凈利率,讓這個大眾眼中的暴利行業凸顯出種種弊端。而且,其與九鼎系之間的“愛恨”糾葛也頗為引人注目。
對賭或成絆腳石
電影《擺渡人》中,梁朝偉飾演的擺渡人陳末,專業幫人解決各種感情的疑難雜癥,替人排憂解難,以期迅速到達“彼岸”。而在資本市場中,九鼎系的私募股權基金無疑也充當起幫助企業順利到達上市彼岸的“擺渡人”角色。據博士眼鏡招股說明書提示,隸屬九鼎系的豪石九鼎、民樂九鼎、民安九鼎與嘉贏九鼎共持有博士眼鏡1.09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7%。
曾經讓博士眼鏡高層引以為豪并大肆宣傳的是,“我們是眼鏡行業里少有的成功實現股權融資的企業,當初九鼎投資我們,除了看中我們的成長性外,更為看重的是規范化的治理結構、專業化的服務。”
然而,隨著眼鏡行業近幾年整體的低迷,業績的逐年下降,使得九鼎系陸續起訴博士眼鏡,要求業績賠償和利息補償。最后經法院調解博士眼鏡分兩次支付九鼎系總分紅4000萬元,同時嘉贏九鼎、民樂九鼎、民安九鼎分別獲得還款352萬元、915萬元、845萬元,并獲得博士眼鏡轉讓的0.2%、0.52%、0.48%的博士眼鏡的股權,作為剩余借款的對價。
另外,博士眼鏡向豪石九鼎支付股權分紅款240萬元,豪石收到博士眼鏡還款1800萬元,其中現金還款1408萬元和0.8%股權(作為剩余392萬元借款的對價)。
對于此次事件,博士眼鏡給出的解釋是“上述訴訟各方已在法院調解下達成和解協議,并已執行完畢,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公司股權結構未發生重大變化,且不存在發行上市后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更的潛在風險,公司董事會、經營管理層保持穩定,上述訴訟事項未給發行人的生產經營帶來重大不利影響”。但是,業內人士表示,對賭協議給公司帶來的風險隱患和潛在糾紛將會一直伴隨著博士眼鏡。
凈利潤率過低
《投資時報》記者研究博士眼鏡招股說明書發現,雖然博士眼鏡近年來主營業務毛利率均在70%以上,2013至2015年度及2016年1-6月,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3.29%、73.08%、75.82%和74.23%,但其近幾年平均不到10%的凈利潤率,讓大眾大跌眼鏡。
被眾人奉為暴利行業之一的眼鏡行業竟如此窘迫?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博士眼鏡的背后,是銷售和管理等費用的高昂支出,其中門店租賃費占博士眼鏡營業收入的比例超25%。
隨著近幾年商業地產租金價格的逐年遞增,博士眼鏡門店租賃成本也水漲船高。2013年至2015年和2016年前6月,該公司的租賃費支出(含物業、水電費等)分別為8530.16萬元、9508.87萬元、1.06億元和5757.19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04%、26.33%、28.26%和28.44%。而博士眼鏡每年就銷售費用一項就是營業成本的兩倍還要多,難怪凈利潤率如此之低。
再看同樣被認為處在暴利的眼鏡行業中的音米,雖然成功登陸新三板,但音米眼鏡還未真正意義上盈利。根據音米眼鏡財報,至2015年底其才實現18萬元盈利,由此可見,眼鏡行業的利潤前景并不是十分樂觀。
據博士眼鏡招股說明書提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公司擁有292家連鎖門店,其中直營門店289家,分布在深圳、南昌、北京、合肥、杭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博士眼鏡此次募集資金的90%亦將用于在全國15個省新建的278家直營店中。
不過《投資時報》記者研究博士眼鏡近三年財報數據發現,從2013年初至2016年6月,博士眼鏡共新開直營店159家,共關閉82家店面,新店開業數量大增的同時,關店數量也越來越多,基本是“開兩家關一家”。面對目前如此龐大的關店潮和日益增長的各種成本,重金押注實體直營店,未免有些樂觀。
對于整體行業銷售中日益增長的電商渠道方面,博士眼鏡并沒有做太多規劃。由于中國網絡購物的總規模快速增長,國內眼鏡零售商已經開始紛紛試水電子商務。根據Euromonitor研究報告,國內眼鏡產品的線上零售額占整個眼鏡零售市場規模的占比逐年增長,從2010年的0.90%增長到2015年的5.90%。而博士眼鏡自2013年才開展電商業務,2014年其電商渠道銷售占銷售額的1.63%,不過時至2015年卻下降到0.15%,與行業整體發展方向背道而馳。對此,博士眼鏡并未在招股書中作出解釋,也未公布電商渠道拓展計劃。
質檢頻頻出問題
對于眼鏡行業來說,產品質量要求十分嚴格,一旦出現質檢不合格情況,對企業的打擊將無法估量。而在近幾年的檢查當中,博士眼鏡多次被查不合格。
2013年11月,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2013年廣州市定配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了662家眼鏡店的662批次產品,經檢驗有273家眼鏡店的273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包括荔城博士眼鏡經營部。
2014年8月,寧夏質監局通報了上半年電工建材類產品監督檢查結果。結果顯示,全區7家眼鏡企業產品不合格,其中包括西吉縣博士眼鏡行。此次眼鏡的主要抽查項目為鏡片材料和表面質量、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偏差、裝配質量等,不合格的主要指標為主子午面一球鏡頂焦度偏差等,這些都將導致眼鏡度數高于實際情況,加深消費者近視程度的發展,看物體模糊不清。而佩戴時間較長后,會引起視覺不清、頭腦發昏等現象,對眼睛造成傷害。
而在2015年6月,由安徽省質監局在合肥和蕪湖兩個地區進行的配裝眼鏡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檢驗工作中。合肥市有7家眼鏡店的配裝眼鏡抽查發現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包括廬江縣博士眼鏡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