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08:5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創業板指數罕見七連跌,跌破1900點,創2016年2月29日以來新低。而正在此時,樂視網雪中送炭。樂視宣布獲得投資超過168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
創業板指數罕見七連跌,跌破1900點,創2016年2月29日以來新低。而正在此時,樂視網雪中送炭。樂視宣布獲得投資超過168億元,其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資訊金融終端APP
來源:月風投資筆記、Wind資訊
創業板指數罕見七連跌,跌破1900點,創2016年2月29日以來新低,目前離2015年快熊的歷史低位已不遙遠。2016對創業板來說不是一個開心年,全年創業板指跌幅高達27.71%。進入2017年的兩周來,創業板跌勢繼續領先大盤。
上證綜指收盤跌0.21%報3112.76點,連跌4日。深證成指跌1.21%報10008.30點,盤中創近半年新低。創業板指跌1.56%報1899.94點,連跌7日并創2016年2月29日以來新低。中小板指數跌1.42%報6324.51點,盤中創近7個月新低。兩市成交金額3834億元,上日為3634億元。
本周,上證綜指下跌1.32%,深證成指跌2.73%,創業板指跌3.3%,中小板指跌3%。
創業板當日交易的542只股票中,共有458只個股收盤報跌,次新股板塊跌幅居前,精測電子、廣信材料、數字認證、賽托生物等跌停。
而隨著創業板的連續走弱,掛鉤相關指數的分級B亦下挫,互聯網B跌8.61%、成長B級跌5.52%、創業股B跌4.59%。
以母基金再跌10%為閥值來看,互聯網B、可轉債B、成長B級、轉債B級、傳媒B級等五只基金下折風險繼續加大,當前價格杠桿已分別達4.31、4.69、3.98、4.53、3.94倍,杠桿倍數靠前。如果上述五只分級B的相關指數后市繼續下跌,不排除下折可能。另外,創業股B、多利進取、地產B端、互聯B級、金融地B、國防B、泰信400B、房地產B距離下折母基金也只需再跌15%以內。
創業板兵敗如山倒,還能不能過個好年了?
關于創業板走弱原因,市場的多數分析認為:
1、? 創業板估值過高,近期新股以平均每天2-3只的速度發行,并且新股大多是創業板和中小板,創業板稀缺性價值降低,市夢率難支撐。
2、? 去年四季度以來周期股為代表的大盤股受到市場普遍推崇,國企改革股受追捧,中小創個股遭受冷落。
3、? 解禁壓力較大,春節前,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將出現大規模解禁。有10只股解禁數量占比超總股數的50%;有23只股解禁數量占總股數比重在50%至10%之間;42只股的解禁比重在10%以下。
說的對么?對!有任何投資指導意義么?沒有。
創業板為啥七連跌?市場都在人云亦云
微信號月風投資筆記一一指出上述分析的空洞之處:
一、
創業板的估值一直都很高,除了2012年底的歷史大底,可從來沒有便宜過。高估值只是一個創業板下行的一個外在表現,它只是在熊市的時候用來評估風險收益比的,它無法用來判斷創業板這幾年的整體牛市,甚至它都沒辦法用來判斷底部(1倍PB OR 5倍PE是底部?)
創業板從2010年至今,有4個上升周期,4個下降周期,時間整體長度相近,不過2012年底到2015年中的這波上升周期長達2年半。如果你考慮估值高而針對創業板進行做空,從時間周期上看你賺錢的概率只有50%。
二、
減持和新股發行加速是主要因素么?我們同樣來看數據,2015年上半年累計減持市值約5000億元,平均每個月近800億,后來因為禁止減持而暫停;2016年全年也就減持了3000億左右,不過創業板12月就減持了近200億,歷來是減持重災區。
至于新股發行,2016年IPO僅僅募資1600億,實際上和2015年1200億的節奏差不多(股災后IPO暫停),如果你再考慮到打新資金繳納模式的變更,其實這1600億IPO的資金壓力與2015年相比根本微乎其微。不過有一點你要上點心,2016年的定增是1.46萬億,超過2015年的1.25億,相當于2010-2013年四年總和的1.45萬億,接近IPO的10倍。
還是一句話總結,2016年的IPO的募資節奏和總量與2015年持平,新股和次新股的輪番炒作也說明大家是喜歡抽簽的,資金壓力更是遠低于去年,所以僅僅說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根本不成立。而創業板的稀缺價值這種東西,不如說是殼價值,問題是創業板借殼的難度是高于主板的,那么最受影響的應該是主板的殼概念股,不能解釋創業板的整體承壓。
三、
風格轉換能解釋么?能部分解釋,但是往回看公募和賣方策略,特別是2017年的策略,他們依然在RAISE成長。成長股的倉位和比例依然是很高的,所以與其說是風格轉換,不如說是他們不希望風格轉換,只是很多事情不是由他們的意愿所能扭轉的。
連跌的本質理由——過去3年的炒作模式和投資同盟坍塌
月風投資筆記繼續提出,創業板持續下跌,本質的理由是什么?是創業板過去3年的炒作模式和投資同盟的坍塌。
過去3年(2013-2015),創業板迎來了指數漲幅6倍(600-4000)的超級牛市,主要的炒作模式是:買方(鎖倉)—賣方(中介)—公司(做局)。以公募為代表的買方,大量買入小市值的創業板股票,實現部分鎖倉的目的;而上市公司則釋放利好,進行各種轉型、概念、業務的拓展;賣方研究員則基于各種飄渺的預期(現在看看有幾個報告里吹的牛是最后落地的,再想想牛市后期的用友千億\樂視萬億)進行推票,實質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純中介而非價值挖掘。
所以你會發現,賣方的報告質量越來越低,越來越談行業、談轉型、談概念、談跑道;公募的持股集中度越來越高;而上市公司的市值越來越大,講的故事也越來上天。
樂視只是這種模式的一個集中體現而已。
但是這一切的聯盟的基礎是什么,是預期的部分落地來穩定軍心,本質上是股價的穩定上漲來獲得利益。股價能夠上漲,那么公募有業績、研究員有分倉、上市公司的市值變大可以做各種減持和定增,簡直是完美,類似于『券商上漲象征牛市-牛市來臨交易量放大-券商繼續上漲象征牛市持續』,這樣下去估計能拉到月球上去。
所以過去兩年,定增的量是極其龐大的,可以說,定增把這一個上漲自循環完美的閉環了,只要A股的人相信業績承諾就是未來的真實業績,給幾十倍PE,即使說承諾業績不足部分是以1倍PE進行現金補足。
可恨的是,A股竟然還有一批人是看業績看利潤看PE看預期兌現度的,簡直是反賊,我建議把這批人全部遣送出國,破壞了大好的局面。他們問公司:項目落地了沒,業績呢,現金流呢?
開玩笑,經濟下行周期,泥石俱下,優質資產是稀缺品,哪有那么多的優質業務和項目可以拓展的。比如票房的持續作假,某公司的PPT又出新高,這些都說明這個行業已經難以保持之前的高增長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類似于吸毒,定增還在繼續增長,因為停下來的結果沒有人可以承受。
一部分人看清楚了這種局面,開始高位套現,但是大家覺得聯盟的問題不大,畢竟很大一部分倉位都是被鎖定的,上市公司也還愿意配合,成長股的概念也深入人心,更何況,周期品不是想看就看的,轉型不易(包括買方賣方研究員,甚至基金經理),而且定增的模式還在進行,可以繼續用承諾業績來填充利潤預期。
但是,當股價漲不動甚至下跌以后:
公募的業績低迷,會被大量贖回,而過去他們的倉位是以成長股為主,流動性不足,公募被迫拋售,自己殺自己的重倉股,鎖倉的模式終結,變成自己殺自己的負循環;
上市公司的定增和收購項目會受到影響,現金流會極大的枯竭,而業績的預期(來自并購和定增部分)也會收到影響,從而變成股價越跌估值越貴(因為EPS預期降低)的負循環;
賣方研究員的推票邏輯開始被質疑,那么他的影響力會受影響,無法教育甚至重塑市場的一致預期,陷入喊的越多反而市值越不認可的負循環。
最后的結果,囚徒困境。所有人都知道解決這個困境的最優解是股價的重新上漲,但是所有人都在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公募開始調倉、公司開始高送轉并大幅減持、研究員則開始收聲,聯盟坍塌。
那么創業板何時會充藍充血復活呢?
就在市場紛紛用馬后炮理論來驗證創業板低迷走勢時,樂視挺身而出。
樂視網13日晚一口氣發布14條公告,宣布拿到包括融創中國在內的168億元投資。其中,同為晉商的孫宏斌通過融創中國向樂視投資150億元。有消息稱,其中融創超過半數的投資已到位。交易完成后,融創將在樂視網獲得一個董事席位,而賈躍亭仍將擁有對樂視的控制權。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成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
在這次交易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71億元。投資方將在5個工作日內支付總交易價款中的60.41億元。
雙方同時宣布,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業務合作、股權合作、資本市場合作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業務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在智能硬件、互聯網+房地產、汽車生態小鎮及影視主題樂園等互聯網生態小鎮、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區等領域。
此外,融創中國還擁有樂視的優先投資權,也就是若樂視方以債轉股等形式處置股權,增加注冊資本或發行新股,嘉睿匯鑫有優先認購的權利。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點評指出,樂視獲得融資短期有助于緩解對創業板的擔憂,尤其考慮到創業板等中小市值股票已經持續回調的背景之下。
但高估值中小市值個股面臨的問題,不只是樂視網的擔憂,樂視網獲得融資的消息給創業板帶來的可能只是短期的刺激,而非趨勢的扭轉,其效果的持續性還需要綜合其他因素來通盤考慮。 綜合來看,創業板整體估值中期還有調整的空間,自下而上把握結構性機會。
您的吐槽和轉發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