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09:47 | 來源:未知 | 作者:趙晛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募基金發行日漸回暖,今年以來共有252只基金成立,記者發現,其中高達72只基金(占比近三成)的發行份額集中在2億元或6億元整,這類基金還在陸續成立中。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趙晛) 公募基金發行日漸回暖,今年以來共有252只基金成立,記者發現,其中高達72只基金(占比近三成)的發行份額集中在2億元或6億元整,這類基金還在陸續成立中。有業內人士表示,這類基金沒有明確的標識,但是高度疑似委外定制基金。
委外定制基金成立規模有變化
雖然去年年末監管層發話,要求涉及委外定制的公募基金申報,必須強化披露,比如在基金募集文件中,明確說明該基金是否為委外定制基金,但從今年發行的情況來看,這類基金的發行勢頭依然不減。格上理財楊曉晴表示,委外定制基金新規實行后監管將趨嚴,這導致機構投資者想搶在新規實施前發行該類基金。
據記者觀察,這類基金的認購期限都很短,多在3天之內,也有部分基金的認購期在1周左右,投資者戶數都是幾百戶,不少基金的名字高度雷同,帶有“盛、安、瑞、裕、鑫、利、泰、豐”等字樣。如國聯安基金公司旗下幾天內發行的5只基金:國聯安鑫發混合、國聯安鑫匯混合、國聯安鑫隆混合、國聯安鑫乾混合和國聯安鑫怡混合。
不過,今年的委外定制基金似乎有了新變化。去年發行的委外定制基金成立規模大多是2億元,剛過公募基金成立底線,而今年成立規模6億元的基金大量出現。據Wind數據統計,剛好達到6億元規模的基金有34只。這些基金也都符合委外定制基金的判別標準。
對此,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公募基金公司對于那些高度疑似委外基金的操作越來越嫻熟了,“6億元基金的規模反映的是行業創新,代表了一種新動向”。
投資方向由債券轉向靈活配置
去年委外定制基金無疑占盡了風頭,究其發展的原因,是大資金的投資渠道變窄,導致通過公募基金公司主動管理資產成為了這些資金配置的方向。據濟安金信數據統計,去年發行的委外定制基金總數約為633只,資產總規模約為10753.5億元,其中債券基金類的占比達八成。
而今年成立的72只疑似委外定制基金中,有34只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占比近半。這說明委外定制基金的投資方已向由債券轉向靈活配置。對此,格上理財楊曉晴對記者表示,靈活配置型基金對市場行情的反應更靈活,符合委外投資者的偏好。
“從去年底至今,債券市場波動較大,而且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更是利空債市。為規避債市風險,力求穩健的機構投資者更偏好近乎無風險收益的打新基金,而6億元的規模不大不小剛好適合,隨著IPO加速常態化,打新機會明顯增加,近乎無風險收益的打新基金符合追求穩健收益的這部分投資者的偏好。”楊曉晴表示。
數據
2016年發行委外定制基金約633只。
今年以來發行疑似委外定制基金72只。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