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321/20170321094217309.jpg)
新基金發行顯“寒”意
財匯大數據終端資料顯示,本周(3月20日-3月24日)市場將迎來30只新基金的發售。具體來看,長期純債型基金共有8只,平衡混合型基金也有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復制指數型基金各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有2只。
總體而言,本周新基金發行較為平穩。事實上,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面臨的情況較為復雜。一方面,市場行情持續欠佳,特別是此前市場還持續面臨股債雙雙走弱的情況;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基金公司持續推進基金產品“去庫存”,即消化此前超期未募集的產品。所以整體而言,近期新基金發行的壓力較大。
對此,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新基金發行整體并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新基金發行總體呈現冷暖相間的特點。“即會階段性出現部分產品發行情況較好。特別是在此前一段時間,有權益投資基金發行較為順利的情況,但是整體而言,新基金發行都比較困難,甚至頻頻出現延長募集期的情況。”資料顯示,此前有公募定增靈活配置型基金于2016年12月26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17年3月3日,但延長至3月17日;某一年定期開放債券自2017年1月3日起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3月2日,但延長至3月31日等等。
但是,新基金“春寒”中也顯現一些暖意。上海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月份先后有216只基金發行,其中延續上月發行的基金92只,新增發行的基金124只,新成立基金68只,月底尚未完成募集的基金112只。基金總體發行數量有所回升,較上月增長18%,體現了在募集新規影響下,基金公司想要加速“去庫存”的意愿。上海證券進一步指出,從發行結構來看,A股市場出現節后紅包效應,權益類基金的發行也開始升溫,2月權益類新發基金數量占新發基金總數的66%。上個月權益類新發基金數量48只,占當月新發基金總數的56%。其中股票型基金發行回暖最為明顯,由去年年底僅發行1只回升至2月的5只,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打新基金“潛行”
近期,在新基金發行中,定制基金和打新基金等備受市場關注。此前數據顯示,截至3月中旬,今年以來成立的數百只基金中,只有20只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比較密集的成立區間集中在2億元到6億元。而一些疑似的委外基金中,除了傳統的“底線”戰略,即募集2億元便成立的基金雖然依舊占比最高之外,成立規模在6億元左右的委外基金有增加的跡象。
據悉,疑似委外基金中,絕大多數是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在0-95%之間。有觀點認為,這些基金主要是委外定制的打新基金,6億元的資金規模打新較為合適似已成為共識。
事實上,今年打新策略將無可避免地成為各路資金爭搶的投資機會。前述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就認為,監管部門已經定調IPO發行節奏,今年打新收益將是不少基金產品的主要收入來源。另外,近期出現的情況是,打新基金策略出現調整,近期不少打新基金改變了此前“固收+打新”的戰略,而是采用了“股票+打新”的策略。這多是受打新門檻提高等因素的影響。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買入)研報指出,滬深申購市值門檻已經穩定在高位,“6000萬元”門檻開始居多,并預計后續高門檻趨勢仍將延續。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