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4 09:05 | 來源:未知 | 作者: 嚴政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低波動率、低換手率、績優白馬股估值整體抬升……A股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對于此前曾經歷過市場大起大落的投資者而言,突然間似乎有些難以適應。
低波動率、低換手率、績優白馬股估值整體抬升……A股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對于此前曾經歷過市場大起大落的投資者而言,突然間似乎有些難以適應。在近期各大券商舉行的春季策略會上,A股投資風格變化也成為熱門話題。多位市場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在監管層從嚴監管、投資者結構趨于多元化等因素共同推動下,A股市場逐漸與海外市場接軌,并逐漸顯現出成熟市場的部分特征。
市場波動率持續下行
昨日,代表50ETF期權波動率的中國波指(iVIX)再度刷新自發布以來的新低,盤中最低下探至9.19。這個被稱為中國版“恐慌指數”的指標曾在2015年8月試運行期間達到最高的66.82,但在進入2017年以后卻呈現單邊回落態勢。由于該指數直接反映的是投資者對未來30天上證50ETF波動率的預期,市場普遍解讀為,投資者對于未來市場預期更趨平穩。
這僅僅是近期A股低波動率的一個佐證。從二級市場來看,昨日收盤,滬指小幅收漲0.10%。而拉長時間來看,滬指已經連續67個交易日收盤跌幅未超過1%,這一現象在過去10年內未曾出現。
申萬宏源(6.220, 0.00, 0.00%)的一項數據顯示,目前A股整體市場波動率已經低于2009年至2014年的中樞水平,同時幾乎所有申萬一級行業的波動率已明顯低于歷史10%的分位數。同時,年初以來,A股市場換手率回到歷史低位,接近2012年至2013年整體水平。
“發達市場股市的特征是市場上漲波動率下行,而A股市場傳統的特征是不論上漲下跌,波動率都會提升。”在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傅靜濤看來,年內A股波動率并未隨著市場走高而回升,這可能將是未來A股市場特征變化的方向。
價值投資策略脫穎而出
市場波動率下降,直接造成股票整體價差的變化幅度減小,也讓不少曾經擅長把握二級市場短期波動的投資者感慨“今年市場難做”。不過,基金經理等主流投資機構管理人的普遍感受卻是,今年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并不弱。數據顯示,年初以來,股票型基金中位數、前30%和前10%凈值分別實現增長3.8%、5.4%和8.8%。
如此收益與年初以來A股績優白馬股的出色表現密不可分,這也被認為是市場深層投資哲學正在變化的一個征兆,即市場對藍籌股估值提升,而中小盤股的估值長周期則面臨回歸。在多家券商的策略會上,貴州茅臺(389.790, 0.00, 0.00%)、美的集團(34.750, 0.00, 0.00%)等行業龍頭公司的名字密集出現在分析師的演講報告中,也多次被參會的職業投資人所提及。
市場關注度的提升也直接反映在優質上市公司的股價上。統計顯示,2017年以來,A股大市值板塊明顯跑贏小市值,且行業龍頭標的明顯更受追捧: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2個行業市值前20%的藍籌股跑贏市值后20%的中小盤股。
“A股、港股、美股,都在互相影響,這反映出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A股越來越與海外市場接軌。”中歐基金投資經理耿德健在談及A股風格變化時頗有感觸:“在滬港通、深港通落地后,A股連通海外的渠道明顯增加,優質上市公司獲海外資金買入的渠道也由此拓寬。”
這一說法也不斷被市場證實。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自開通以來,外資借道滬港通、深港通合計持有A股的市值已經超過1800億元,且實現了對滬股通、深股通標的個股全覆蓋。從具體個股的凈買入金額來看,經營穩健、業績穩定的績優白馬股明顯受到青睞,貴州茅臺、恒瑞醫藥(53.640, 0.00, 0.00%)、海康威視(31.540, 0.00, 0.00%)、格力電器(31.200, 0.00,0.00%)等公司牢牢占據外資持倉金額排行榜前列。
“股票價格應該和上市公司的質地更加相關,而不是主要跟著指數同漲同跌。”耿德健說:“可能以前貴州茅臺未必能跑贏ST股,而現在可以預見的是,好公司與差公司的差距將不斷拉大。海外市場也經常是這樣,給優質龍頭公司估值溢價。”
在這樣的背景下,脫離業績、講故事的邏輯被拋棄,從上市公司本身質地出發,尋找業績確定性增長的投資機會正在被越來越多職業投資人所接受,也使不少基金經理面臨風格轉型。銀河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監錢睿南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基金旗下一些曾經主要投資于中小盤成長股的基金經理今年不得不調整投資風格,將目光瞄向那些他們曾經不太愿意花費較多精力研究的行業龍頭公司。
“以前大家對大市值公司的興趣不高,認為其增長空間有限,或者是業績增速不如小市值公司那么快,主動配置的意愿不強。”錢睿南表示,在海外資金及去年底部分長期投資的保險資金入市帶動下,市場對行業龍頭公司的看法逐漸發生變化。“在中小盤個股估值回歸的過程中,長期資金選擇擁抱有確定性成長的行業及個股,并且持股的心態更穩,信心更強。”
投資者結構悄然生變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雖然A股市場仍以中小投資者為主,但投資者資金量、知識儲備及投資習慣正在積極改變。深交所日前發布的《2016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相比2015年,2016年證券賬戶資產量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比例降低7.4個百分點至77%,平均證券賬戶資產量則由37.2萬元增加至51.4萬元。
從投資風格類型來看,長期價值投資者占受訪投資者比例約兩成。相比2015年,投機性較強的短線交易投資者和追漲型投資者比例有所下降,顯示出投資者投資風格更趨理性。而從投資者獲取投資信息渠道的變化看,2016年依據金融機構研究報告和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做投資決策的投資者比例有所上升,而依據技術指標分析、投資研討會和熟人推薦的投資者比例有較明顯下降。
此外,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也為A股邁向成熟市場提供了基礎。在耿德健看來,A股一些監管機制正和海外市場不斷接軌,包括IPO公司供應量持續穩定增加,監管層對上市公司重組及再融資管理更加嚴格,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不斷推進等,將持續優化A股供求關系。
“在從嚴監管、法制化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A股市場一些偏離價值投資的特征被抑制,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土壤正在形成。”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傅靜濤表示。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