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324/20170324104914164.jpg)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則直言,“從風險偏好看,目前更像牛市初期水平。”他給出的數據支持為:題材股相對績優股表現指標,以及兩融余額在流通市值占比都已回到牛市初期水平。
3月23日下午,B股突然集體出現“跳水”走勢,隨之A股也受到影響出現快速下行,不過很快便企穩回升。截至當日收盤,B股指數從最大跌3.95%拉升至跌1.75%,上證指數則從最大跌0.72%到微漲0.1%。
在市場人士看來,A股和B股的快速拉升也從側面說明了目前風險偏好的提升,市場情緒正在逐步恢復。
備受關注的是,作為市場重要的情緒指標,自今年以來穩步上升的大背景下,上周A股新增開戶數突破55萬戶大關,不僅創下6個多月新高,還是2015年年中股市暴跌以來的第二次突破這一數據。與此同時,銀證轉賬的凈流入資金也突破400億元。
有券商分析師甚至因此分析稱,“從風險偏好看,目前更像牛市初期水平。”他給出的數據支持為:題材股相對績優股表現指標以及兩融余額在流通市值占比都已回到牛市初期水平等。
不過,市場情緒轉好的同時,上證指數已經站在3200點附近徘徊良久,買方機構們的分歧也仍然較大。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方,有些公私募已經判定應謹慎操作。其中,有更為謹慎的私募已經在悄悄減倉,而且目標是將倉位減到“很低”。
像牛市初期水平
B股的突然跳水令市場情緒為之一驚:A股隨即受到波及,一度從漲10多點到最大跌20多點。不過跳水只持續了短短十幾分鐘,兩大市場便再度企穩回升。
“流動性的問題已經發生好幾周了,不是造成B股跳水的主要原因,可能因為B股這邊的指數基金贖回造成的影響。”3月23日,南方某大型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實際上B股對A股的影響非常小。
當日,北京某消息靈通的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B股跳水實際上是資金換股所致。因為B股市場成交額本來就小,所以極易對其造成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跳水當日B股成交額也突然放大至8.3億元,創下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的新高。當日振幅超過9%就有中毅達(10.090, 0.29, 2.96%)B(900906)、凌云B(900957)、匯麗B(1.292, -0.00, -0.15%)(900939)等10余只。
午后受挫的A股則很快展開反彈,下跌幅度快速收窄,到收盤時上證指數甚至微漲0.1%。
在多位市場分析人士看來,A股和B股在驟然跳水后的快速拉升,也從側面說明了目前風險偏好的提升,市場情緒正在逐步恢復。
可供參考的第一組數據是,3月21日(本周二),中國結算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新增投資者55.82萬人,環比增長8.64%。這也意味著每周新增投資者數量春節后實現了“六連增”,更重要的是,上周創下55.82萬人不僅創下了6個多月新高,也是2015年年中股市暴跌以來第二次突破55萬人,第一次則發生在2016年8月22日-26日這一周。
“目前這種情況跟去年3月底及去年8月底有點類似,開戶數和轉入資金之前一直稍微增加,有點蓄勢待發的架勢。”3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整體而言,這些指標跟市場表現是正相關的。
歷史數據顯示,2016年8月22-26日這一周創下新開戶63.41萬人之后,滬指急跌了幾日后便開啟了一場震蕩上升的行情,從去年9月的3000點一路上漲到11月底的3300點。
“需要提醒的是,官方公布的新增開戶數是滯后的,一是數據公布的時間滯后,二是只有市場漲了之后開戶數據才會上升,就像兩融數據一樣。”上述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指出,所以并不能將此指標看做判斷后市的依據。
3月23日,北京某大型私募副總經理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開戶數是略滯后的指標,散戶向來追漲殺跌,市場好轉了,開戶數就上來;市場到了頂點,開戶數往往也到了頂點。”
3月22日,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則直言,“從風險偏好看,目前更像牛市初期水平。”他給出的數據支持為:題材股相對績優股表現指標,以及兩融余額在流通市值占比都已回到牛市初期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新增開戶數及風險偏好提升的背景下,流入A股的資金也突然暴增。中國投資者保護基金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銀證轉賬凈流入資金高達463億元,而上期這個數據為-186億元。
不溫不火之下的分歧
實際上,A股在過去的四個月里一直不溫不火,截至3月23日,上證指數在過去4個月的波動只有0.2%,也即漲了7.4個點。
“我們注意到過去一年多的時間A股的表現不溫不火甚至小幅度上升,雖然有很多解釋,但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原因。”3月22日,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高善文在一次公開的策略會上指出。
Wind數據顯示,目前公布2016年年報的已有688家上市公司,其中凈利潤/營業收入這一指標高出2015年的有379家,另外244家與2015年基本持平。
高善文認為,2012年-2015年,盡管經濟增速一直下降,但是從2016年開始,經濟生活的內部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層面突然發生了一些顯著的斷裂性的變化。包括工業品的價格、工業企業的盈利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大幅度上升,包括出口將有相對強的增長和房地產去庫存,都指向了一個結論:經濟底部正在形成甚至已經過去。如果不發生黑天鵝事件,筑底之后經濟將會往上走,在這個前提下,大類資產的配置將發生變化。
目前,盡管經濟和A股本身都已顯現出不少的積極指標,但記者采訪發現,機構對A股的后市看法仍然存在嚴重的分歧。
“影響A股的因素很多,應該把握最核心的變量,前段時間影響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增長,現階段最核心的影響因素是風險監管。”上述策略分析師指出,實際在做的,包括金融去杠桿、防風險,一些規章制度的出臺,這一塊是不能不察的。
3月23日,廣東某中型公募的一位基金經理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美元加息周期下牛市不大可能有。股市往上走會有利率、經濟壓力,行情可能會走得比較糾結,整體來看,結構性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實際上,市場到了這個階段,個股之間已經分化,指數的影響沒有以前那么強。”上述副總經理表示,因此要做的就是精選個股。
“整體上來看,今年股市還是結構性行情,操作上相對謹慎,保持穩健的風格?;趯α鲃有院徒洕鲩L的判斷,將重點尋找各個產業中的龍頭企業,關注有過往業績支撐并估值穩定的細分行業個股,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投資機會,看好‘一帶一路’、‘消費升級’。”金鷹行業優勢基金經理倪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另據了解,有些特別謹慎的機構已經著手悄悄減倉。
“站在眼下3200點的時點上,我們判斷二季度某個時點之后將有幾個月的調整,所以現在已經在慢慢減倉了,預計會減到特別低的倉位,私募又沒有要求持倉最低比例。”3月23日,廣東某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尹中立則指出,“維持穩定”將是2017年度股市的主基調,股價難以出現趨勢性上升,主要的挑戰可能來自房地產市場及匯率因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