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327/20170327095942921.jpg)
投資要點
展望:時間窗口上操作性價比下降,抱團應對震蕩風險
——指數高位徘徊難以持久,春季做多窗口后,要開始預防震蕩風險,至少時間窗口上操作性價比下降。1、春節后,“四期疊加”下(業績真空期+兩會維穩期+政策面預期+春節后開工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當前“四期疊加”窗口過去,情緒的推動已至高位,難找新的推動力;2、春節至兩會期間,雖然央行上調了逆回購及MFL利率但流動性環境整體維持平穩,因此未對市場形成沖擊,但是后續流動性的影響不可忽視:3月底MPA考核將至,根據我們此前對多家銀行的草根調研顯示,銀行對于本次考核的具體標準、執行力度等預期仍不明朗(如央行已明確表示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監管是監管方向,但多數銀行認為本次不會納入,甚至加速發行同業存單致使其利率大幅上行),但銀行間近期已暗流涌動,3月20日甚至再度出現“資金荒”,SHIBOR等資金利率也再度飆升。今年金融去杠桿(經濟工作會議、兩會等場合被反復強調)無疑將持續且高強度推進,不排除監管再度發力,引致流動性超預期收緊,而股市甚至債市都未對此有足夠的準備或預期。3、海外風險沖擊。全球市場此前表現良好,美股、港股與歐洲等地股市均上行,與A股的春季行情形成共振。但是近期美股的震蕩或導致全球股市的上行受阻甚至回落,對A股也是不利因素。
——風格上堅守績優龍頭。翻看我們今年來的報告,反復強調績優龍頭是配置主線,當前各板塊中年初漲跌幅排名,行業或板塊中龍頭多數漲幅居前,龍頭股對板塊其他個股相對估值提升的趨勢明顯。龍頭股相對提估值的背后,一方面是產業集中化的過程中,龍頭股將更加受益,贏家通吃;另一方面監管趨嚴、市場結構變化等因素(絕對收益配置力量增加)共同導致資金的審美偏好發生改變,從傾向高彈性(業績彈性和股價彈性)轉向更穩定、更價值的績優龍頭。
投資策略:左手“一帶一路”,右手消費龍頭
——仍然看好一帶一路和消費板塊。我們自去年12月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起重點推薦了“紅旗招展”下的“一帶一路”,今年也通過系列報告、專題調研、專題會議等形式反復向市場推薦。未來我們認為“一帶一路”行情未完,建議繼續配置相關受益行業。原因在于1)“一帶一路”不僅是強主題,而且已經有訂單有業績驗證;2)5月“一帶一路”峰會后還將有政策面的持續推進;消費龍頭是另一條有持續性的配置主線。2月19日以來推薦板塊中新增白馬價值股,尤其是其中的績優龍頭。我們認為深港通北上凈買入時間和空間均將繼續持續,因此仍看好家電、食品飲料、安防等深市白馬龍頭對于整體板塊的推動。同時我們看好醫藥、消費電子的白馬股補漲行情以及銀行股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根據中觀數據景氣度觀察,建議投資者關注景氣子行業向上的績優股的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注MDI、農藥、集運、飼料、種子、光通信、耐火材料、家居、新能源客車和電池產業鏈龍頭等,詳見興業策略中觀行業跟蹤報告。
主題投資:“一帶一路”(連簽海外大單,峰會召開在即)、國企改革(南航混改+中核與中核建戰略重組+中輕集團整體產權償劃轉保利集團)以及新能源汽車(愛基,凈值,資訊)(產銷恢復,行業拐點確定)。
回顧:《布局“吃飯”行情》《平衡木上的舞蹈》《貨幣環境邊際轉緊是制約市場的關鍵變量》《創業板的三個認知偏差》《春節別忘“搶紅包”》
——2016年半年度策略《布局“吃飯”行情》(20160615):6月風險點多,風險釋放后布局,7、8月“吃飯”行情,邊際思維占上風。經濟L型不悲觀,中報或超預期;政策“蜜月期”,環境相對2Q溫和;改革預期(供給側改革)逐步明朗修復風險偏好;大類資產配置角度A股相對吸引力提升;還有G20(國際經濟金融合作或有突破),深港通等重要事件性因素。
——20160626《英國脫歐讓“6月布局,7、8月吃飯”更香》、《英國脫歐對A股影響總體偏正面》:我們認為英國脫歐對中國所帶來的“利空”主要是情緒和心理上的,短期影響風險偏好,而其帶來的“利好”是實實在在、方方面面的,無論是長期資產吸引力的增加、人民幣國際地位的相對提升,還是短期央行邊際放松對沖、聯儲加息概率下降;不僅在經濟金融方面,還會在國際政治與地緣政治上提升我們的地位,這對于我們中長期經濟、金融、貿易的好處是更加深遠的。
——2017年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20161201):節奏上年初要當心、需要立足防守反擊。貨幣環境邊際轉緊是主要制約因素,需要警惕通脹預期、匯率、海外利率、金融去杠桿四重制約。上半年對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將逐步消退。之后伴隨“十九大”效應增強、寬松預期再起,市場有望重新迎來機會。
——201601204《貨幣環境邊際轉緊是制約市場的關鍵變量》:國內貨幣環境邊際轉緊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制約市場的主要矛盾。1、通脹預期直接約束貨幣政策。2、特朗普上臺后若對中國進行貿易施壓,倒逼匯率堅挺,將進一步制約貨幣政策空間。3、美國利率上行倒逼中國無風險利率抬升。4、金融去杠桿的持續影響。5、當前股市流動性也面臨集中解禁的減持壓力和企業資金集中回賬的窗口期。
——20170115《創業板的三個認知偏差》:市場對創業板仍有三個明顯的認知偏差:1、很多投資者認為創業板的倉位結構和籌碼分布已明顯改善,但事實上出清難度仍然很大,甚至還是堰塞湖。2、年報一季報或是“雷區”,但市場仍未充分警惕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和影響力。3、新股供給量快速增加,降低了成長股籌碼稀缺性,擠壓其估值水平。三個偏差逐步修正的過程中,創業板或面臨進一步調整。
——20170122《春節別忘“搶紅包”》:春節前后A股或迎來“紅包行情”。年初的調整后,投資者情緒也由樂觀亢奮轉向謹慎。因此,春節前后市場縮量止跌,市場情緒恢復平穩后,短期可能迎來“紅包行情”。
展望:時間窗口上操作性價比下降,抱團應對震蕩風險
1.指數高位徘徊難以持久,春季做多窗口后,要開始預防震蕩風險,至少時間窗口上操作性價比下降。1)春節后,“四期疊加”下(業績真空期+兩會維穩期+政策面預期+春節后開工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當前“四期疊加”窗口過去,情緒的推動已至高位,難找新的推動力;2)春節至兩會期間,雖然央行上調了逆回購及MLF利率,但流動性環境整體維持平穩,因此未對市場形成沖擊,但是后續流動性的影響不可忽視:3月底MPA考核將至,根據我們此前對多家銀行的草根調研顯示,銀行對于本次考核的具體標準、執行力度等預期仍不明朗(如央行已明確表示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監管是監管方向,但多數銀行認為本次不會納入,甚至加速發行同業存單致使其利率大幅上行),但銀行間近期已暗流涌動,3月20日甚至再度出現“資金荒”,SHIBOR等資金利率也再度飆升。今年金融去杠桿(經濟工作會議、兩會等場合被反復強調)無疑將持續且高強度推進,不排除監管再度發力,引致流動性超預期收緊,而股市甚至債市都未對此有足夠的準備或預期。3)海外風險沖擊。全球市場此前表現良好,美股、港股與歐洲等地股市均上行,與A股的春季行情形成共振。但是近期美股的震蕩或導致全球股市的上行受阻甚至回落,對A股也是不利因素。
2.風格上堅守績優龍頭。翻看我們今年來的報告,反復強調績優龍頭是配置主線,當前各板塊中年初漲跌幅排名,行業或板塊中龍頭多數漲幅居前,龍頭股對板塊其他個股相對估值提升的趨勢明顯。龍頭股相對提估值的背后,一方面是產業集中化的過程中,龍頭股將更加受益,贏家通吃;另一方面監管趨嚴、市場結構變化等因素(絕對收益配置力量增加)共同導致資金的審美偏好發生改變,從傾向高彈性(業績彈性和股價彈性)轉向更穩定、更價值的績優龍頭。
投資策略:左手“一帶一路”,右手消費龍頭
1.“一帶一路”行情未完,建議繼續配置相關受益行業。我們自去年12月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起重點推薦了“紅旗招展”下的“一帶一路”,今年也通過系列報告、專題調研、專題會議等形式反復向市場推薦,其中的建筑、建材、機械等行業在今年小幅波動的市場中收益率已十分亮眼。展望未來,我們有2個跟市場預期最大的不同:1)“一帶一路”不僅是強主題,而且已經有訂單有業績驗證;2)5月“一帶一路”峰會后還將有政策面的持續推進(“一帶一路”的具體推薦請參見主題投資部分);
2.消費龍頭是另一條有持續性的配置主線。2月19日以來,推薦板塊中新增白馬價值股,尤其是其中的績優龍頭。消費一方面受益于外資的配置需求(3月16日的重點報告《白馬長嘶囀,揮鞭奔鵬城!》詳細闡述了外資通過深港通對深市消費龍頭的配置趨勢),深港通北上資金的凈流入帶來確定性邊際增量資金。本周消費龍頭攻勢繼續,深港通重點流入的行業家電、白酒、安防、品牌中藥本周漲幅居前,馬太效應積聚爆發!當前時點,我們認為深港通北上凈買入時間和空間均將繼續持續,因此仍看好家電、食品飲料、安防等深市白馬龍頭對于整體板塊的推動。另一方面,相對于周期和成長,我們認為當前消費的配置性價比更優,甚至有望成為資金集中抱團的方向,消費龍頭的估值將繼續抬升,甚至走向泡沫化。我們看好醫藥、消費電子的白馬股補漲行情以及銀行股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3.根據中觀數據景氣度觀察,建議投資者關注景氣子行業向上的績優股的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注MDI、農藥、集運、飼料、種子、光通信、耐火材料、家居、新能源客車和電池產業鏈龍頭等,詳見興業策略中觀行業跟蹤報告。
白馬價值股的資金推動依然較強
2月19以來,我們在投資機會部分重點推薦內生增長穩定、現金流充裕的成熟期價值股具備補漲的投資機會。以股息率、ROE和流動比率三個指標篩選出家電、食品飲料、銀行、汽車、醫藥、公用事業等六個行業。(后續這兩個板塊需要規避——A股市場策略周報(興業策略團隊20170219))
從資金角度看我們認為直至二季度末,短期深股通繼續凈流入,有望繼續推升深市龍頭消費股的相對價值。本周消費龍頭攻勢繼續,深港通重點流入的行業安防、家電、白酒、品牌中藥本周漲幅居前,馬太效應積聚爆發!深股通流入時間和空間均將持續,在資金的正反饋推動下,深市龍頭消費股繼續具備相對收益,家電、食品飲料、安防短期相對收益行情并未結束!時間維度來看,滬股通在開通后凈流入趨勢維持了近140個交易日(7個月),深港通當前僅開通60個交易日。空間維度上看,根據國際通用代表指數標準配比,陸股通流入的外資資金在滬市和深市配比還未到達合理比例,預估仍有400億左右資金流入深市。(詳見《白馬長嘶囀,揮鞭奔鵬城!——從外資資金流向角度看本輪白馬消費投資的持續性(興業策略團隊20170316)》)
陸港通作為增量資金,其行為正逐步帶領A股從過去數年的“炒小、炒新、炒炫、炒妖”的吸管,逐步轉向關注基本面研究、關注真實的盈利、關注行業龍頭公司,白馬龍頭的價值重估已逐步成為今年A股應關注的最大事件!
同時我們看好醫藥的短期補漲行情以及銀行股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醫藥股:我們在“白馬孕育”中消費型白馬重點推薦了醫藥板塊,看好產品線良好,經營趨勢向上,估值業績匹配的一二線龍頭;受益于新醫改背景的醫藥商業龍頭等。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老齡化趨勢下醫藥需求增速維持穩定,醫保控費沖擊邊際效用最大的階段已過去。2、當前醫藥面臨新的政策環境(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兩票制+營改增+94號文等)和產業趨勢(藥品/器械的自主創新、創新的商業模式等)。
※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股將取得更好的收益,首先,凈息差預期不再繼續下降、不良率在經濟基本面的復蘇下企穩等當前對于大銀行的邊際改善更加強,其次,MPA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大銀行相比小銀行資產端更為安全。
景氣向上子行業的投資機會
根據中觀數據景氣度觀察(詳見興業策略《中觀行業景氣度周度跟蹤》系列報告)和興業行業分析師的推薦,我們建議氣子行業建議重點關注化工(MDI、農藥、化肥)、交運(集運)、農業(飼料和種子)、通信(光通信)、建材(耐火材料)、家居產業。興業策略在2月8日與十大行業召開電話會議向投資者推薦“績優金股”的投資機會,績優股本質上由子行業的上升周期決定的。
3月后看好電動汽車產業行情,基于3月1日發布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和《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1)第二批目錄發布,3月份產銷恢復,拐點確定。2)《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確立扶持龍頭企業。主要推薦兩個方面投資機會:一是,從客車看,新能源客車龍頭宇通;二是,動力電池及上游材料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
主題投資:把握“政策”+“事件”兩大核心驅動
主題方面,我們建議關注受益于近期與沙特、澳洲連簽大單等催化事件的“一帶一路”機會。近期南航混改推進、中核與中核建戰略重組以及中輕集團整體產權劃轉保利集團,國企改革進程出現加速,建議關注混改、央企兼并重組相關機會。此外,我們在3月初紅包行情中后期起推薦白馬績優龍頭,其中行業景氣向上的新能源汽車是重點推薦板塊。
一帶一路:
作為最早重點推薦“一帶一路”主題的團隊,興證策略在去年11月發布的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中提出關注“紅白黑”三部曲中“紅旗招展下”的“一帶一路”板塊;12月發布《九萬里風鵬正舉》,并聯合行業召開電話會議再次強調“一帶一路”已進入訂單驅動的2.0階段,相關業績和支持政策持續落地將成為重要催化,本周“一帶一路”板塊連續5天大漲,其中重點推薦的建筑、機械等板塊及個股也獲得了明顯超額收益。
2016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一帶一路”戰略有了較大突破。新的一年中,領導人對“一帶一路”的推廣進一步加速,沙特、澳洲連簽大單,“一帶一路”持續推進。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點明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具體做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交流合作。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奏合作共贏新樂章。”
近期從我們對相關上市公司的調研了解,2016年“一帶一路”海外業務的爆發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1)大部分公司在過去兩三年持續增加海外投資規模,主要用于鋪銷路、建人脈和辦事處,產生的利好已于去年開始體現;2)國家支持政策開始落地,尤其是資金方面。國家層面對一帶一路的支持政策包括補貼、優惠性稅收等,但考慮到了項目進行的安全性,資金支持(貸款)是企業最為看重的。2016年開始,金磚銀行、亞投行等開始正式運作,前期多個因資金問題停滯的項目在今年獲得貸款后均已正常啟動。
新疆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 扎克爾同志在近日的新疆工作會議上提出了2017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完成1.5萬億元的目標,并下發對水利、交通、能源等6大方向的投資任務。我們認為作為“一帶一路”戰略重心的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將日益凸顯出強大的區位輻射效應。國家對新疆地區的水利、交通運輸等基建的政策支持,將加速“一帶一路”宏圖的鋪設。作為我們今年最看好的一大主題,“一帶一路”投資機會有望貫穿全年。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目前已有20位各國領導人確認參會,這次峰會是繼APEC后又一最高規模的主場外交會議,“一帶一路”戰略或將再次迎來重大突破。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神州長城(10.85 +0.00%,買入)、中國化學(9.03 +0.44%,買入)、天沃科技(10.87 +1.12%,買入)、中鐵二局、亨通光電(25.88 +0.54%,買入)等。
國企改革(混改&央企兼并重組):
3月9日下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就國企改革相關問題進行了答記者問,其中強調了“2017年國企改革不僅數量上要擴大,層級上也要提升,更要有深度的進一步的拓展”,并提出了主要包括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深入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強化風險控制、加快公司制改革等七個方面的重點方向。
興業策略作為最早跟蹤研究并推薦國企改革的策略團隊,早在2013年就對國企改革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國企改革有望成為未來幾年A股行情的重要驅動力和主戰場之一”。我們在去年11月發布的年度策略《平衡木上的舞蹈》中提出“紅白黑”三部曲,應關注軍改、鐵改為首的國改板塊的“黑馬反轉”。在今年1月,我們再強調“2017年國企改革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即:重要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兼并重組以及進展較快的地方國企改革”。此次國資委主任答記者問,強調了混改和央企重組的重要性,也與我們之前的觀點不謀而合。
上周起,中核與中核建戰略重組、中輕集團整體產權償劃轉保利集團等案例陸續落地,我們前期建議關注央企兼并重組的觀點也開始得到應證。對于央企兼并重組,我們認為央企重組是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的共振點。目前中央企業戶數已調整至102戶。根據國資委去年底的表態,2017年央企兼并重組步伐將提速,央企數量會縮減到兩位數,那意味著將有近10%的央企會進行兼并重組,仍然是國企改革中最具看點的部分。
國資委提出中央企業兼并重組的三條思路:瞄準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助力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效率。與2015年初我們提出的思路不謀而合:從大國對外戰略出發,海外收入占比高的行業合并動力強,其中航運央企合并已經兌現,可關注中國重工(7.31 -0.41%,買入)、中國船舶(27.94 -0.21%,買入)(南北船整合預期強);與供給側改革相結合,產能過剩的煤炭、鋼鐵、有色是重點領域,可關注中國神華(19.29 +0.00%,買入)(大集團小公司特征明顯)、中色股份(8.92 +0.22%,買入)(存在與中國鋁業(4.83 +0.42%,買入)集團整合預期,包括海外工程業務和稀土業務)。
周四,南航的港股和A股同時因重大事項停牌,或引入美國航空作為戰略投資者。正如我們前期一直提示的,民航在引入外來資本方面已有多次嘗試,混改具行動力。我們今年重點看好混改主題的原因有兩個:1)中央層面國企改革的定調變化。從“積極發展”混改到“有序實施”混改再至“混改是突破口”, 政策層面的變化可以看成高層著手解決國企改革核心問題的決心;2)七大壟斷領域混改頻頻破冰。去年10月開始混改出現明顯提速,除了6家集團入選對第一批混改試點名單外,今年又有鐵總、兵器集團等提出混改方案。混改方面的超預期突破將修復市場前期對國改進度的一致悲觀預期。
在與市場交流的過程中,投資者對混改仍存有一定疑慮,我們認為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混改均已增量為主,不動存量資產以保護國有資產不被流失;而市場可能更期待的是對存量資產的混改,并利用增量和存量的互補性盤活存量資產,多元化國企的股權結構。但我們認為,2017年是國企混改推進的首年,混改尚處于探索期,國企與民資更多的是對改革方案的摸索與創新。除了看好領導層堅定的改革決心外,更應該關注混改層面值得思量的大突破,比如被譽為國企混改突破新樣本”的云南白藥(86.81 -0.34%,買入)混改方案和全國首條民資絕對控股的杭紹臺鐵路。
我們看好2017 年“混改”在電力、鐵路、石油、天然氣、民航、軍工、電信七大行業中的持續性突破,其中建議投資者關注目前混改思路較明確、確定性較高的鐵路、民航以及軍工領域。具體推薦標的組合詳見我們近期的國企改革專題。
新能源汽車
我們在3月初紅包行情在中后期,建議關注白馬績優龍頭,其中新能源汽車是重點推薦板塊。3月后看好電動汽車產業行情主要基于3月1日發布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和《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將對行業產生利好:
第二批目錄發布,3月份產銷恢復,拐點確定。一月份5682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74%,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春節錯位效應;二是,17年補貼政策16年年底確立,1月下旬公布第一批目錄,車型只有185。第二批目錄中,乘用車36款,客車128款,貨車及專用車37款,客車數量較多。
《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確立了產業發展的目標。確立扶持龍頭企業,2020年總產能到1000億Wh,龍頭企業400億Wh,利好龍頭企業。
根據近期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超預期,銷量達到1.65萬,環比1月增長202%,同比增速64%,其中純電動增速更加亮眼,純電動乘用車銷售13311臺,占比81%,同比增長110%,環比增長284%。我們認為3月迎來新能源汽車向上拐點,二季度景氣確定性上升,主要推薦關注兩個方面投資機會:1)從客車看,新能源客車龍頭宇通;2)動力電池及上游材料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例如億緯鋰能(36.78 +0.46%,買入)、國軒高科(31.14 -0.45%,買入)等。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