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331/20170331121911711.jpg)
和訊股票消息 A股一季度行情即將收官,截止昨日收盤,上證指數漲幅約為3.5%,最高曾摸上3283.24點,最低探至3044.29點。期間兩會行情高潮迭起,人工智能、軍工混改、建材水泥等板塊攻勢不斷。
二季度A股何去何從?哪些板塊有望崛起?
復盤從2000年至今的歷次2季度行情,指數下跌的年份一共有9次,分別是2003、2004、2005、2008、2010、2011、2012、2013和2016。行業層面來看,在這9次下跌行情中跑贏指數的最多次數為6次,一共有5個行業,分別是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非銀、家電和公用事業。
細分來看,中藥板塊共有8次跑贏指數,化學制藥、采掘服務和電力跑贏7次,飼料、白電、飲料制造、食品加工、多元金融和電氣自動化等行業跑贏指數6次。
中泰證券分析,當前經濟環境正在由第一象限向第二象限過渡,也就是說宏觀組合未來可能處在“流動性向左,盈利向上的”狀態,這是歷史上自05年之后中國經濟從未出現過的情形。可以追溯的相似區間是1999年到2000年,這段時間也出現了像今年一樣非金融企業盈利增速超過了營收增速的情形,但是企業盈利改善并沒有促使企業擴大產能,反而是轉向庫存建立。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中泰證券認為,目前能夠確定的變化主要有兩點。首先,在防風險政策的預期下,整體流動性邊際下降,流動性系統性提升估值的宏觀環境不再;其次,近期輝山乳業、齊星集團等金融風險事件的集中爆發增加了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擔憂,此前過度樂觀的宏觀預期面臨修復。
關于A股市場的配置,中泰稱,“隨著風險偏好出現邊際下降,短期內市場不確定性上升,我們堅持此前觀點,建議投資者逐步增加對后周期板塊的配置,從防守的角度來看,建議重點關注醫藥、公用事業與金融。此外,具有業績支撐的周期和價值,諸如家電、輕工和部分化工子行業也是較好的配置方向,而受益于基建、PPP等財政政策重點發力的領域仍具備投資價值,包括建筑、建材、環保、機械等。同時,我們建議關注市場調整過后成長股的結構性機會。”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