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萍迹?00608.SH)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2.63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2379.63萬元,同比降168.01%;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3091.94萬元。3月27日,公司“披星戴帽”變為*ST滬科(11.73 -0.34%,買入)。而就在2016年10月27日,公司股票簡稱才由ST滬科變為上??萍肌?/span>
東方財富(15.11 -0.07%,買入)Choice數據顯示,*ST滬科2004年~2016年扣非后凈利潤已連續13年虧損,此前的2013~2015年每年虧損額度尚在3000萬元以下。
3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前往*ST滬科的兩個主要子公司——上海異型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異鋼)和上海永鑫波紋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永鑫)。那么,現場到底是什么情況?
●證代:虧損系行業不景氣所致
坐落在上海浦東新區民夏路上的上海異鋼占地面積90畝,記者剛進入廠區就被門口保安攔下。在門衛室,一位自稱辦公室主任的管理者介紹,現在整個工廠都不景氣,整個工廠工人不到200人,有多條生產線沒有生產,工人都沒有活干。
一個值班的門衛表示,業績不好,工人的待遇也都很低,門衛的工資只有2000元多一點,一線的工人也就高200、300元錢。
上述門衛表示,這是一家老國企,有很多老國企的弊端。“比如說這個門衛室,6個門衛,這么小的廠,哪里需要這么多人?”
在上海異鋼的兩個小時,記者基本上沒有看到貨車進出。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上海寶山區的上海永鑫,記者在公司了解到,企業的占地規模為40畝,目前的產值只有5000多萬元,而就在幾年前,產值高峰的時候可達到上億元。上海永鑫一位銷售主管表示,目前較高峰時,公司產值下降了一半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公司發布的歷年年報顯示,若剔除2015年年底獲得的財政補貼9000萬元,則從2004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起,上市公司總資產從16.37億元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93億元,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除2007年、2008年、2011年和2015年外,皆為負值。
公司為了恢復持續經營能力,解決所處的困境,早在2012年7月6日,*ST滬科擬轉讓所持有的7家子公司的全部股權,包括交大創奇75%股權、江蘇意源76.97%股權、永鑫波紋70%股權、蘇州國芯41.05%股權、上海博大84.35%股權、南京寬頻99%股權和南京網信45%股權,但后四者遇銀行資產凍結并于當年執行司法拍賣和自行出售。最終,南京寬頻和上海博大分別以700.7萬元和100萬元的價格拍賣成交,南京網信以1.5萬元的實際價格轉讓。
在此之后,公司仍在嘗試賣殼求生,又相繼通過股權交易出售資產質量較差、盈利能力較弱的業務資產。從2013年底開始,*ST滬科開始陸續掛牌出售旗下資產。
2013年12月20日,*ST滬科將持有的江蘇意源以4980萬元轉讓給云南摩瑪。2014年5月24日,*ST滬科將所持有的蘇州國芯和上海永鑫公開掛牌轉讓,嘉信麒越以1940萬元的轉讓價格獲得曾遭流拍的蘇州國芯41.05%股權。
此外,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且2013、2014年度連續凈利潤為負值,但其全資子公司上海異鋼于2015年12月29日收到昆明市財政局撥付的財政補貼資金9000萬元。由于該項資金注入,2015年實現盈利3499.16萬元,2016年5月3日,上交所同意撤銷對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8.15%。
2017年3月29日,*ST滬科證券事務代表趙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萍紝儆阡搲貉蛹庸ば袠I,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行業不景氣所致,“上游成本增加,下游價格沒有漲,收益就下降了。”
●多次計劃重組未果
*ST滬科在近幾年年報中反復提到,目前公司所處的鋼管制造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依舊嚴峻,總體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尚未改變,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鍋爐、電站、機械制造等主要下游行業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公司主營的異型鋼管和波紋管產銷量減少,加之營業成本上升,經營面臨巨大壓力。
在目前的行業環境與細分領域中,*ST滬科想依靠自身扭虧似乎頗為艱難,于是寄望于資產重組?!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從2012年起,*ST滬科共擬定推動三宗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涉及8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近13年間,公司控股股東歷經三次變化,*ST滬科在股改實施過程中,斯威特集團、南京澤天持有上??萍嫉娜抗蓹啾灰婪ㄅ馁u,史佩欣持有8.52%的股權變更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12年9月,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昆明交投,擁有上市公司有表決權的股份比例為12.01%,昆明市國資委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ST滬科控股股東更換,其主營業務所屬行業也從信息技術、鋼管制造和房地產轉向通信網絡、集成電路、異型鋼管,再到酒店服務、技術服務、電子軟件,最終回歸鋼壓延加工業和商品流通業兩大類。但截至目前,公司的主營業績并沒有太大變化,2016年異型鋼管毛利率甚至從10%下降至4.21%。
2012年7月6日,*ST滬科發布重大重組進展公告稱,擬出售全部資產和負債,同時曾試圖向昆明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關聯方)發行股份,購買其下屬昆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基礎)100%股權。
若*ST滬科完成重組,昆明基礎將成為8ST滬科全資子公司,*ST滬科將新增以片區土地綜合整治和工程管理為主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業務。交易后,資產規模和業務范圍都將得到擴大,但最終該方案未通過證監會審核。
2014年12月16日,公司又掛牌轉讓上海永鑫70%的股權,因掛牌期間未征集到符合條件的受讓方而終止轉讓。
此外,公司于2016年10月25日緊急停牌,擬開啟新一輪資產重組預案。然而,時隔30日后即發布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暨復牌公告,稱在籌劃期間與多家潛在合作方進行溝通,計劃購買資產涉及生物醫藥行業、現代服務貿易行業及商品流通行業,但未最終確定交易方案。
重組未成,公司業績仍然沒有起色,2016年度再度虧損,公司是否會再度謀求重組?對此,*ST滬科證券代表趙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公司未來重組事宜,她這個層面不知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