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基金公司產品“去庫存” 的壓力不小。數據顯示,3月底有394只基金超期未募集,部分基金公司為“達標”不得不大干快上,于是“踩線”募集、集中發行現象大增。從基金公司經營的 角度來看,這些新成立的剛達2億規模的“踩線”發行基金面臨虧損的尷尬。但基金公司普遍認為,當務之急是要提高效率,盡快成立并投入運作,寄望于后市行情 帶動規模二次起飛實現盈利。
“去庫存”提速
通常新基金申報獲批后,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募集。數據顯示,3月底有394只基金“超期未募集”。此前有數據披露,從2016年11月、12月,再到2017年1月、2月,超期未募集的基金分別為412只、405只、415只、405只,連續4個月“400+只”。
從 超期未募集基金的種類來看,混合型和債券型占比較高。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超過6個月未募集的基金只數達到394只,其中,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貨 幣型、QDII型的基金產品分別為93只、125只、155只、1只、4只,混合型和債券型占比分別達到39%、32%。
此外,按照規定,超期未募集占未募集基金數量達到或者超過60%的基金管理公司,再次申報產品的,將對有關情況進行現場核查。這刺激基金公司努力“去庫存”,而目前有42家公司的這一數據達到或者超60%,較2月底數據有所上升,也是連續數月增加。
截至3月底,有71家基金公司旗下擁有超期未募集基金,占全部基金公司68%左右。而超過6個月未募集產品占已批復未募集產品總數比例超過60%(含60%)的公司達到42家,更有21家公司這一比例為100%。
“踩線”發行播種希望
然而,在“去庫存”的過程中,“踩線”發行現象一直存在,而且數量較多,一些成立規模較小的基金往往需要忍受難以覆蓋成本而虧損發行的尷尬。
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11日,2017年1月以來,已發行的基金中共有388只已經或即將截止認購,按照開放式基金需滿足募集份額總額不少于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于2億元人民幣的要求,已有237只基金符合基金合同生效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37只基金中,有68只基金的募集份額為2億份,有124只基金的募集份額在5億份以下。可見,新發基金中有許多是“踩線”募集,火線發行。
小 規模基金的數量越來越多已經引起基金公司的擔憂。由于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管理費,而就目前的搶發態勢來看,弱市疊加傳統渠道的式微,有限的基金管理費需 要與銀行、券商等渠道費“分享”。“以權益類基金1.5%的費率計算,2億規模一年下來也就300萬元的管理費收入。而現在行業規則中尾隨傭金大部分都在 50%以上,加上人工成本、營銷推廣、信息披露等的費用,落在基金公司手里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有基金經理說。不僅如此,很多基金募集的2億資金并不屬于 自然產生的營銷,而是通過多方渠道拼湊而來。業內人士稱,這樣做的實際成本或許更高。
有公募產品部人士表示,他們公司的一只新發基金預計虧損40萬元。按照年度計劃,他們還要發行10只產品,預計新發基金虧損將超過300萬元。
不 過,好在基金的發行往往不是“一錘子買賣”,除了一些基金將規模的希望寄托在首募上之外,大部分基金公司還是希望未來不斷“做大做強”。有基金經理表示, 每一只新發基金都是未來增加規模的一個機會。“如果基金公司為了提高效率而使基金盡快運作起來,那么當市場行情、凈值走勢穩步向好之后,就會吸引越來越多 的資金增厚現有的規模。”
“同質化”競爭加劇
縱然有“虧損”發行之痛,一些基金公司的大干快上導致基金的數量大幅增加,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模糊,很難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
從 近幾個月新成立的基金來看,Wind數據顯示,自2016年四季度起,發行數量逐月攀升。2016年10月的新發基金數量為63只,11月為181 只,12月為213只。進入2017年,首月發行數量為93只,緊接著第二個月稍有下降為68只,到3月份的發行數量再次上升至178只。
某 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現在市場行情慘淡,某些產品如權益類基金尤其難發。“公司為了發行新基金,甚至會讓員工尋求幫忙資金才能完成募集。” 記者了解到,類似的吸金做法不在少數,表面來看,似乎解決了“去庫存”問題,也有助于拉動公募規模。然而,這也加劇了基金的同質化競爭。
據了解,有些新發基金僅在產品名字上稍作修改,其核心的投資方向、管理人、投研團隊多有雷同,有的基金經理“一對多”,負責十多只指數跟蹤標的相同的產品。
從實際效果來看,能保持長期優秀的投資業績的基金公司鳳毛麟角,排名榜上很難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投資者滿意度降低,基金業利潤率下滑。
天 相投顧投資研究中心經理賈志指出,對于一些不符合市場狀況以及和公司旗下眾多產品雷同的基金,公司應果斷停止發行,同時對瀕臨清盤線的產品進行處理。“與 其覬覦多個產品規模在未來成氣候,不如精心做好老產品業績,同時在產品的類別上推陳出新。同類產品太多對市場來說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