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2 09:54 | 來源:未知 | 作者:謝若琳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5月27日晚間,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披露修訂版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文簡稱“新規”)及其細則,被稱作“史上最嚴”減持新規。
5月27日晚間,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披露修訂版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文簡稱“新規”)及其細則,被稱作“史上最嚴”減持新規。
然而,《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對于上述新規,上市公司的對應策略也不盡相同。有公司開始調整減持方案,也有公司仍然不改減持“初心”。據不完全統計,新規發布后第二個交易日(6月1日)晚間,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
減持新規嚴格
此次減持新規之嚴格,是前所未有的。新規除了嚴格界定了禁止減持的背景,還對減持數量、減持時間、減持披露內容等細節作出嚴格規定。最為嚴格的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以及,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 15 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
實際,新規發布后成效顯著,有公司當即終止減持計劃。比如,天海防務6月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2017年4月20日披露了董監高減持計劃,高管馬銳、林強、尋正來6個月內擬減持。公司6月1日收到上述3人通知,其已采取其他方式解決個人資金需求,同時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穩定資本市場,決定提前終止上述減持計劃。
此外,有9家上市公司表態增持,其中更是不乏出手迅速的管理層,在減持新規發布后兩個交易日內已經增持完畢。比如,南都電源實際控制人周慶治控制的上海南都集團有限公司斥資463.82萬元,于6月1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了公司股票3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381%。再如,信邦制藥公司董事馬晟斥資481.5萬元,于6月1日增持公司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3%。
7家公司頂風減持
另一方面,仍有不少上市公司不改初衷,頂風減持。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6月1日晚間,就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
從減持的股份數量來看,有的上市公司是卡著新規的比例紅線來操作的。比如,神州信息披露,公司于6月1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中新創投”)的《關于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因經營計劃需要,中新創投計劃于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以不低于18元/股的價格,減持不超過963.43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此次減持前,中新創投合計持有神州信息8786.64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9.12%,減持完成后,中新創投仍然是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東。
關于上市公司頂風減持的原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堅持減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因為有質押或是資金需求,屬于硬著頭皮也要減持,不減持自己可能會崩盤;第二,有的公司是常規減持,符合相關減持要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