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810/20170810110619337.jpg)
精準潛伏,一矢中的!對于博弈重組的投機資本而言,碰上這種財富盛宴真是小概率事件,值得舉杯慶賀。
然而,A股公司華北高速有一名股東,在中了大彩之后,竟然在復牌第一天就折價清倉了所有股票,因而錯失了八個漲停板!
是股東對利好利空判斷失誤?當然不是。無限接近真相的輪廓是,這名叫富貴金洲的股東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折價清倉極可能是為了以后能少罰點兒款……而如此操作的背后,有很深的套路哦。
且看記者抽絲剝繭,還原真相。
8月7日晚間,華北高速披露了2017年半年報,原第五大股東富貴金洲(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富貴金洲”)撤出了股東榜單。
據查,富貴金洲去年二季度精準潛伏華北高速。去年6月24日,華北高速停牌籌劃重大事項。
這一等就是一年!今年6月28日,華北高速披露重組方案:招商公路擬發行A股換股吸收合并華北高速,換股后華北高速退市并注銷,招商公路作為存續公司申請上市。
招商公路是中國投資經營里程最長、跨區域最廣、產業鏈最完整的綜合性公路投資運營服務商,是招商局集團旗下經營收費公路及交通科技業務的唯一整合平臺。這個方案一下點燃了資本的熱情。復牌之后,公司股價接連拉出八個漲停板,成為冉冉升起的一只明星股。
看股價,華北高速停牌時是5.09元,復牌后最高漲到了11.35元,區間最高漲幅達123%。在這個背景下,富貴金洲見好就收,理所當然啊。
華北高速股價走勢
蹊蹺之處是,今年6月28日復牌首日,華北高速即出現大宗交易。其中,中信建投北京立安路營業部賣出了兩筆,數量分別為1000萬股和1687.97萬股,成交價均為4.64元,總成交額1.25億元。注意!這個成交價,竟然比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還折讓了9%。
華北高速停牌時,富貴金洲持有公司2687.97萬股,與上述席位的成交數量驚人地一致。
由于此前長期停牌,華北高速二季度的實際交易日就三天,即6月28日復牌日加上后面兩天,因此半年報中撤離的股東減持時點就在這三天間。對照股東變化情況,清倉者應該就是富貴金洲。
天上掉餡餅還不要,跟錢有仇?當然不是。
記者查詢發現,今年5月9日,金洲管道披露,下屬公司富貴金洲接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因富貴金洲涉嫌內幕交易,決定對其立案調查。后來,金洲管道大股東金洲集團出面收購了富貴金洲。
富貴金洲涉嫌內幕交易的標的是否是華北高速?記者不敢下定論。但從富貴金洲緊急拋售股票的行為看,具有較大嫌疑。
那么,內幕交易如何處罰?根據《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開前,買賣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三萬元的,處以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從事內幕交易的,還應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
由此可見,一旦被監管機構認定為內幕交易,當事人處罰的金額與違法所得直接相關。因此,相關方折價清倉的邏輯也就通順了:如果這筆交易是虧損的,最終的罰單最多是60萬元。如果在最高點拋售,這個罰單可能有點大哦。
換個角度看,大宗交易的接盤方可賺大了!到底是誰呢?從半年報看,華北高速股東榜新進了兩名自然人股東,蘇嘯持1687.97萬股,周明浩持999.99萬股。兩者合計的持股比例,與此前富貴金洲的持股量相同,各自的持股數也與兩筆大宗交易的成交數量吻合。
“摘瓜”的這倆人跟富貴金洲有沒有關系?這個,咱真不知道。
故事說完了。需要嚴正追問的是:如果內幕交易嫌疑人找人接盤,低價清倉做出賬面虧損的假象,就可以規避大額處罰了?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