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908/20170908114625808.jpg)
多家房企釋放“沖利潤”信號,積極提升產品內功、控制成本、強化并購、布局高利潤新興產業,當多家地產公司提出千億銷售規模的計劃之時,萬科等嗅覺靈敏的房企轉而追求利潤,連一向追求規模的恒大也畫風突變。更令行業深思的是,恒大、中海上半年凈利潤甚至已經達到200億的級別。
如果說前些年房企提出提高利潤,是吹響戰爭的號角,如今則是正式在戰場上你死我活地“拼刺刀”。目前,房企面臨的將是考驗生存實力的多維度作戰,包括提升產品內功、控制成本、強化并購等多種方式。
1 拼利潤時代到來
隨著多家房企中報公布,部分品牌房企出現利潤增長甚至下滑的情況。根據首開股份公布的2017中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均大幅下滑,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6億元,同比下降66.35%,華潤置地凈利也出現大幅下滑。上半年,扣除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后的核心股東應占溢利為32.5億港元(約合27.6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48.1%;即便計入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后,股東應占溢利依然同比下降了33%。而此前華潤置地一直強調注重股東回報,整體盈利能力一直頗為人稱道。
面對同樣的行業環境,萬科、中海、恒大的利潤情況仍然領先,并且在其他房企沖刺規模之際,在內部展開了一系列提升利潤的變革。恒大等房企更是釋放出了最明確的信號:沖利潤。
近日,恒大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明確表示,“未來不追求銷售量第一,規模保證前三,爭取利潤效益第一。”恒大已提出,向三低一高轉型,即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利潤。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從公布半年報的房企業績來看,超7成房企凈利潤出現明顯上漲。其中,利潤上漲最為明顯的是中國恒大,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31.3億元,同比增長224.4%,歸屬于股東凈利潤188.3億元,同比增長832.2%,為史上最好的一份業績報告。
對于利潤指標,萬科甚至提出,要更加追求ROE(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持續的穩定甚至上升,這比靜態的凈利率指標更加全面。萬科提高ROE的主要途徑是加快周轉,一是加快大眾住宅的周轉,二是通過增加裝修房的比例來提高周轉。
2 提升溢價成核心
要保證利潤,最有效的辦法是提升溢價。恒大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表示,恒大會把銷售價格和利潤率作為考核手段,這是恒大盈利能力的保證。今年上半年,恒大合約銷售均價為9862元/平方米,同比增加15.5%,他希望下半年銷售均價維持在1萬元/平米的水平。
而綠城、龍湖、融創、泰禾等堅持高端精品路線的房企,更是苦練內功,以高品質、高溢價行走于地產江湖。融創發布的上半年盈利預計公告顯示,預計上半年股東應占溢利為去年同期約15倍以上。
近日,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經過多年來專注高品質產品的建造,融創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品優勢,包括壹號院系產品、桃花源系產品,都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評價。”
去年,融創在天津、重慶、無錫等城市打造了多個高端項目,包括“壹號院”“桃花源”“府系”等。這些標桿項目不僅為融創打開了市場,而且進一步提升了競爭力和溢價。
服務更是產品溢價的核心點,易居(中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EO丁祖昱認為,“未來房子的溢價更多地體現在服務的溢價,未來3-5年服務溢價將成為趨勢。”
如泰禾除了在產品上不斷迭代創新以外,還在旗下的麗春湖院子等高端項目中,提供了優質的全周期服務,包括配套高端的會所服務、私宴專屬定制服務、文化院線及泰禾旗下板塊裕和醫院的健康管理,讓客戶親身感受院子的高端服務標準,建立起對項目的信心。
近日,金融街在廣州也推出了“融社區”服務平臺,為業主提供全齡化、全方位、全鏈條的生活解決方案。金融街控股副總經理王志剛表示,金融街將借此打造融合物業基礎服務、社區增值服務、金融街全國特色資源于一體的社區服務平臺,形成了“1+4+X”的服務功能架構。
3 控成本、降負債
高利率得益于良好的成本控制和低成本融資,部分房企在控制成本上甚至形成了標準化鏈條。2017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實現凈利潤216.5億港元,同比增長25.2%。中海地產的分銷費用與行政費用由去年的3.4%降至2.6%,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從2016年底的4.76%下降至4.2%,屬行業最低之一。
恒大對外稱,上半年的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是,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大幅降低了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上半年銷售及管理費用率同比大幅下降一半。
今年上半年,龍湖已經將平均借貸成本進一步降低至年利率4.7%,平均借款周期為5.9年,成為民營開發商中融資成本最低的企業之一。
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近日也強調,萬科過去盈利能力有提高,跟合伙人機制有很大關聯。員工都把項目當作自己的項目來看待,在費用的節約、控制方面比以往做得更好。
此外,控制土地成本更是十分重要。如泰禾集團就全面轉入以并購為主的階段,其上半年共計有10個項目是通過并購的方式獲取,土地獲取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把控。遠洋也提及正在通過并購控制土地成本。
4 拓展高利潤新業務
盡管地產主營業務仍然是房企的主要利潤來源,但地產業務利潤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而萬科、龍湖等房企正不斷布局高利潤的新興產業,并逐漸迎來收獲期。
萬科2017年中報顯示,萬科上半年來自地產開發的營收為655億元,同比減少9.6%;但來自物業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69.9%至約30億元,而來自以長租公寓、教育、滑雪等為代表新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35.99%至12.88億元,這些新業務的利潤率高達66.1%。
外界對于萬科的軌道物業也十分看好。招銀國際一名分析師認為,萬科表示40個地產項目是與軌道交通連接,相信這一經營模式可加速公司業務發展。
綠城在代建業務板塊上,規模與利潤均帶來了豐厚發展。綠城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綠城管理代建凈利潤達到2.36億,凈利潤率約30%,遠高于綠城中國房地產業務的凈利潤率水平。
進入2017年后,泰禾集團更是在存量房產、產業新城、特色小鎮、健康醫療等方面都頗有建樹。此外,龍湖大舉進軍商業和長租公寓領域,目前也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商業物業已經成為龍湖穩定的蓄水池。龍湖2017年中報顯示,龍湖物業發展業務營業額為165.9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1.9%;而物業投資業務租金收入比上年增長28.8%至11.4億元。2017年龍湖的商業租金目標收入要達到25億。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