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915/20170915085829999.jpg)
市場風格變換 細分行業指數基金表現突出
中國證券報
□本報實習記者 張煥昀
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變換,然而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在起伏中保持了逾10%的平均收益,超過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其中,有色、白酒、資源、鋼鐵等細分行業的被動型指數基金收益搶眼,部分可以超越滬深300的同期收益。市場人士指出,指數基金對行業配置的覆蓋性以及自身特殊優勢或是獲益關鍵。
指基平均收益超10%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Wind開放式基金分類下的股票型基金中的被動指數型基金發現,截至9月11日,該類可統計的基金產品共有503只(不包含指數增強型),這503只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0.45%。而今年年初至9月12日收盤,上證指數區間漲幅為8.89%。
其中,有442只被動指數型基金產品今年以來收益為正,占總數比將近九成。在正收益的基金中,今年以來收益超過10%的有257只,占總數比超過一半。有62只被動型指數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超過20%,占總數比約為12%。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單中,漲幅居最前的多是跟蹤細分行業指數的被動型基金,部分收益超過了同期滬深300的強勢漲幅。以信誠中證800有色為例,該基金今年以來漲幅為46.84%,記者查閱該基金二季報發現,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3只股票今年以來呈現翻倍增長,分別為贛鋒鋰業(89.950, 0.00, 0.00%)、天齊鋰業(73.090, 0.00, 0.00%)、洛陽鉬業(8.260, 0.00, 0.00%),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248.88%、136.31%、122.71%,另有北方稀土(18.810, 0.00, 0.00%),今年以來漲幅91.71%,亦為凈值貢獻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概念被看好,以及最近以來周期股表現搶眼,或是該基金跟隨的有色板塊上浮明顯的原因。
市場人士指出,被動指數基金通常以跟蹤精度為首要考核標準,因此排除了指數增強型的基金后,純被動的指數型基金收益大體圍繞著跟蹤的指數來呈現。但如果某個行業集體受到市場熱捧,選擇該行業的指數基金往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被動基金優勢明顯
近期,南方中證銀行ETF基金經理孫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被動型基金的優勢十分明顯,首先是費率相對低廉,投資者持有的時間越長,費用節省更為明顯。
其次,投資標的明確性與透明度十分突出,也是被動型指數基金的一大長處。孫偉用南方旗下銀行與證券兩款指數基金產品舉例,例如銀行、證券公司的指數,投資者所投的就是基金名稱中所對應的銀行業和證券業,它的投資標的十分透明,對應相關板塊一籃子的上市公司,不會隨著基金經理的風格漂移。
孫偉強調,指數基金在資金使用效率方面的優勢亦不容忽視。例如ETF接近滿倉,十分穩定。而相關聯接基金,也有近95%的倉位,在牛市中可以做到倉位為王。同時,指數的合理性也在于持續地吐故納新,把一些公司根據科學的選股方式吸納進來,始終保持整個對應標的的質量,穩定與長久也是指數型基金的特色。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