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包括控股股東、董監高股東、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以下簡稱重要股東)的短線交易顯得格外敏感。盡管有一系列監管措施和內控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總有一些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買入或賣出股票的過程中“手一抖”,“誤操作”,造成短線交易,或違反此前的承諾。
12月2日,三維通信(9.960, -0.07, -0.70%)發布公告稱,高級管理人員洪革于2017年11月30日出現因誤操作違規賣出公司股票的行為,問題發生后,洪革及時向董事會報告、并積極配合公司進行處理。根據公告顯示,洪革于2017年11月30日早間利用手機軟件買賣其他股票,因個人疏忽誤操作,在二級市場賣出公司股票10000股。
此次誤操作賣出公司股票的洪革,系三維通信實際控制人的配偶,系其一致行動人,在此前的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簽署了《關于不減持三維通信股份的承諾函》, 而此次的誤操作減持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及承諾。
對于此事的處理,三維通信稱,除批評教育洪革之外,洪革將本次誤操作產生的收益上交公司,并承諾在距本次減持期滿6個月之后買回本次減持數量的公司股票,承諾繼續履行《關于不減持三維通信股份的承諾函》。
三維通信的高管誤操作行為并不是個案。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兩市共有23家公司發布公告,提及重要股東因為誤操作出現了短線交易或違反承諾的現象。
除三維通信之外,包括莎普愛思(21.460, -2.24, -9.45%)、溫州宏豐(5.940, -0.01, -0.17%)、萬孚生物(68.430, 0.03, 0.04%)、國新能源(8.750, 0.43, 5.17%)、迅游科技(46.190, -0.41, -0.88%)、\*ST紫學(36.680, 0.00, 0.00%)、天壕環境(6.340, 0.04, 0.63%)、拓邦股份(11.510, 0.06, 0.52%)、泰豪科技(10.980, -0.02, -0.18%)、長亮科技(16.450, -0.11, -0.66%)、銀億股份(9.030, -0.04, -0.44%)等眾多上市公司也曾在今年發布公告稱,重要股東因為誤操作導短線交易或違規買入公司股票。
從上述公司發布的公告中可知,大多數短線交易涉及的股票數量不算太大,不過,也有企業的重要股東短線交易行為對應的股票數量高達幾十萬股。
查閱重要股東上述短線交易行為的背景可知,有不少公司是重要股東在實施增持的過程中,出現了“誤操作”,導致出現短線交易行為。
對于這些短線交易行為的處罰,上市公司稱,除批評教育,要求相應的責任人學習規定之外,對產生收益的短線交易行為,對應的收益上繳公司。為安撫投資者,有些公司同時在公告中稱,這些造成短線交易的重要股東,其操作過程未發生在公司披露定期報告等事項的敏感期內,也不存在因獲悉內幕信息而交易公司股票的行為,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