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際主要股市以收漲居多,美股受特朗普稅改進展順利而持續上漲。A股大盤藍籌股指跌幅相對較大,港股恒指、國企指數小幅上漲。債市方面,資金面有所轉緊,國債期貨小幅反彈,國債、信用債表現平淡。大宗商品方面,原油小幅下跌;因中國11月信貸數據以及美國稅改、基建預期刺激,有色金屬普遍反彈,銅價一周上漲4.92%。農產品方面玉米、大豆有所反彈。美元指數因稅改以及美聯儲加息而繼續走強,黃金因加息利空兌現而略有反彈。
短期加息落地,18年Fed給出3次加息預期,并且再次釋放美國經濟向好預期。將2017-2020年實際GDP增速從9月份的2.4%、2.1%、2.0%和1.8%分別上調到2.5%、2.5%、2.1%和2.0%。
綜合考慮到10月部分工程延后的因素,11月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速無改善。剔除季節因素后,房地產新開工數月以來第一次出現較為明顯的改善;購地面積也在持續上升。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三個月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環比回升,11月已經創出歷史新高。基礎設施建設平穩增長。
由此前白馬類持股過度集中、樂觀情緒偏多所積累的市場壓力應得到了相當的釋放,年底A股小幅震蕩概率較大,不建議在這個位置再進一步調低倉位。綜合考慮潛在機會,以及市場現有研究的集中情況,科技、消費板塊中非白馬的板塊值得多多挖掘和配置。
具體來看,A股基本面變化不大,較低風險偏好以及年底流動性緊張可能抑制市場表現。短期看,市場還將延續低位震蕩局面。建議均衡配置,以金融、消費和成長三架齊驅,周期因政策面以及情緒面的擾動,短期或難有表現。
港股在有估值與盈利支撐的條件下,調整幅度或有限,遇調整是加倉良機。從結構看,受益于內地經濟改善的相關標的可能會受到盈利與估值的雙擊,彈性也相對更大。
債券市場方面,經濟增長預期并不支持國債收益率大幅走高,但立即的改善也難以預見。總體研判,關注10年期國債利率左側配置時機,暫時仍以短久期、高等級信用的防守配置為主。
隨著原油供需基本面出現持續性改善以及減產協議正式延長至2018年底,看好油價中樞緩慢抬升。短期來看,當前油價下美國活躍鉆井數重新恢復增長,預計后期美國原油產量或仍將有所抬升,鑒于減產協議結果已基本被市場預期,若后續短期內沒有明顯的催化劑,油價上漲動力不足。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