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1:21 | 來源:未知 | 作者:傅蘇穎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1日-11月4日,共有272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的調研,環比下降2992%。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三大行業受機構的格外青睞。
10月份以來,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步伐有所放緩。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10月1日-11月4日,共有272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的調研,環比下降29.92%。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三大行業受機構的格外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從周環比來看,近期,機構調研熱情開始轉暖,10月29日-11月4日,機構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213家,環比上一周統計周期暴增2倍多。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10月份以來,由于A股市場波動加大,市場投資情緒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機構調研的熱情也有所減少,而隨著行情的回暖,這種現象會有所改變。
海康威視獲超376家機構調研
從獲調研的上市公司來看,獲10家以上(含10家)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09家,獲30家以上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有54家。具體來看,獲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當屬海康威視,共獲得376家機構的密集調研,排名第二的為華東醫藥,獲得來自237家機構的調研,排名第三的是大華股份,獲得調研的機構數量為189家。
據公開信息顯示,海康威視于10月22日-11月2日,以電話會議的形式接受了超過50家外資機構和超過20家險資的密集調研。根據海康威視10月22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進行了經營情況說明,并回答了機構的提問。
在談及2018年全年的增長預期時,公司稱,預期全年凈利潤增長區間為10-30%,公司對四季度的預期還是謹慎樂觀的。當前國內外的經濟與政治環境都復雜,安防行業雖然存在增速放緩的擔心,但公司分析認為行業的需求空間依然存在,穩健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
中金公司稱,面對國內財政去杠桿和資金鏈緊張的大環境,以及雪亮工程項目歸集帶來的項目顆粒變大、周期拉長的現狀,海康威視從5月份開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渠道去庫存預計會在2018年三季度結束。鑒于政府需求短期會持續減弱,因此下調了公司在政府行業的收入增速,但公司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以及主動的風險管理有利于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
從調研機構的類型來看,券商無疑是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最為活躍的機構,達218家,這意味著有80.15%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中都有券商的身影;排名第二的是基金公司,參與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51家,占比達55.51%;排名第三的為陽光私募,參與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14家。另外,素有市場風向標之稱的險資和一直秉承價值投資的外資機構參與調研的上市公司分別有92家和46家。
“獲得大量機構調研的公司或有一定的投資機會,可以作為投資的一種參考。”楊德龍認為。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獲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表明機構認可這些公司潛在價值。在資本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量占明顯的優勢,機構集中調研的公司,在機構投資者的認知度會比較高,被投資的概率、金額程度也會比較高,在比較多的資金和比較集中以及更高概率的追捧下,在股價上面的表現也會更為突出,甚至會引領著市場的風格,包括行業等投資風格的變化。
三大行業獲追捧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行業最受機構的追捧,獲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達30家;醫藥生物緊隨其后,與電子行業受追捧程度不分上下,獲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28家;計算機行業排名第三,公司獲調研的數量達21家。另外,包括傳媒、電子設備、公用事業、化工、機械設備、輕工制造和有色金屬等行業,獲調研上市公司數量均超過10家。
電子行業方面,銀河證券稱,近日來看,電子行業整體PE為21.72倍,處于十年以來低點,偏離均值較多,而行業基本面情況顯著優于十年均值,因此行業估值修復反彈的概率極高。當前點位具有極好的風險收益比,強烈推薦加大行業的配置力度,買入半導體、PCB和消費電子龍頭。
醫藥生物行業方面,華鑫證券稱,截至10月31日,三季報業績披露收官,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良好,約五成醫藥生物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超過20%的增長。從行業基本面來看,醫藥生物板塊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前期市場擔憂的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影響,未來有望逐漸得到消化,整個行業預計將繼續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
東北證券稱,醫療IT行業基本面正逐步優化,總體說來,三季報收入增速還是呈現加速跡象,新增訂單也同樣呈現高增長,并且醫療IT領軍企業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增速,“總包模式”顯現。數據表明,醫療IT行業高景氣度的邏輯依然成立。
付立春認為,從行業來看,獲機構調研排名前三的行業,都是最近受事件性、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大的新興和高成長的行業。今年10月份以來,這些行業的個股波動較大,部分個股已經獲得很多機構持倉,因此,對其進行調研,以便機構對持倉個股的發展情況進行更多的了解,并作出是否調倉的決定。當然,也存在機構對這類行業的估值比較認可,經過此前的波動之后或存在一定的潛在機會,未來這些行業或者市場風格將出現變化的情況下,這些行業將會有新增布局機會。調研則是為投資做準備。
中小創占比逾七成
從板塊來看,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以中小創為主,占總數的73.9%。在獲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創業板股票達67家,中小板股票達134家。
在創業板個股中,有匯川技術、衛寧健康、美亞柏科、超圖軟件等9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的調研數超50家,其中,匯川技術成為創業板個股中獲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公司,達173家。在中小板個股中,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和埃斯頓等14家上市公司獲得超過50家以上機構的調研,其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是本期獲機構調研數排名前二的兩家公司,可見,中小型企業備受機構的關注。
楊德龍表示,中小創公司股價今年來股價跌幅很大,所以超跌反彈的動力比較強,加上部分機構偏愛投資一些新興行業的公司。最近,關于中小創利好消息頻出,如近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明確了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同時,對于之前市場占有比較大的股權質押風險也有明確的解決方案,因此,中小創企業可能會迎來比較大的反彈機會。
付立春則認為,中小創板塊未來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明顯。一是整個市場的現金流在貨幣政策偏向寬松的背景下將變得更加充裕,這也意味著高成長性、高風險的但收益也相應比較高的新興行業個股將獲得更多的配置需求以及更多的機會;二是近期政策的頻發引導以及國際環境面臨轉暖,中小創的投資機會就顯得越來越大,政策的支持將有助于民營中小企業業績的提升以及估值的提升,進而帶動股價的提升。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中小創板塊或將主導市場的投資風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