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跨年期間收益率一度高企的貨幣基金顯出疲態。最近一周,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從3.51%降至3.25%,短短幾個交易日收益率下滑26個BP。
業內人士認為,在短端利率下行、貨幣政策寬松的市場預期下,貨基收益率進入下降通道,預計到1月底時,貨幣基金甚至難以保住3%的平均收益率。
貨基平均收益率跌至3.25%
寶寶類貨基收益在跨年期間迅速升溫,但還沒暖熱太久,短端市場便已疲態盡顯。
公開市場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收盤,大部分期限的Shibor利率已快速轉冷,而且短端利率跌幅大于長端利率。自1月4日以來,隔夜Shibor連續4個交易日大跌,1月8日報收1.41%,5個交易日利率猛降114個BP,創下2015年7月28日以來新低;1周、2周、1個月、3個月期限的Shibor單日下跌10.3、5.4、8.4、4.8個BP,分別報收2.37%、2.49%、2.83%、3.09%;6個月、9個月、一年期Shibor分別也下行2.7、3.1、3.5個BP,目前利率分別為3.21%、3.38%、3.43%。
再看逆回購情況,進入2019年以來,經過跨年行情的28天逆回購利率開始量價齊跌:截至1月8日收盤,上交所期限28天的質押式國債回購利率為3.05%,比去年12月末4.45%的最高點回落140個BP;同期,深交所期限28天的質押式回購利率也從前期高點下跌了143個BP,以2.93%報收。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貨幣基金經理分析,短端利率的快速下行與近期的降準密切相關。跨年后商業銀行關鍵節點的考核因素消退后,市場降準的一致性預期兌現,資金面也走向了極度寬松的狀態。
上述基金經理透露,據其了解,目前基金投研人員預期基本一致,今年定向降息預期大于全面降息,未來貨幣政策將進入從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階段,目前的低利率水平有可能是定向降息的前奏。
今年1月4日,央行表示,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 0.5 個百分點。同時,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作。根據公告,此次1個百分點的全面降準將釋放約1.5萬億的流動性。
短端利率下降的直接影響是貨基收益率的應聲下跌。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全市場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3.25%,比2018年末的3.51%已經下降了26個BP,但相比去年12月中旬3%以下的平均收益率仍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去年央行是在適當調控銀行間的利率水平,而目前低利率持續一周而沒有出現調控實屬罕見,銀行利率這么低,不排除央行在為定向降息做準備的可能性。”前述北京貨幣基金經理說。
談及與貨基收益率密切關聯的貨幣政策環境,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固收總監認為,去年上半年兩次降準后,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存在爭議,市場對寬松的預期基本達成一致,短端資產價格下行也導致短債等基金收益率水漲船高,貨基收益率則開始不斷下臺階。
“預計到今年1月底貨基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可能會跌破3%。”上述貨幣基金經理說:“在寬松的環境中,未來貨基收益率還會在下臺階的道路上走下去。這一是因為市場預期貨幣政策極端寬松態勢形成,短端利率也到達了低點;另一方面,跨年期間市場資產都在密集建倉,雖然目前收益率變化不明顯,但預計到1月底時將傳導到貨基收益表現上,未來或呈現整體下臺階的情況。”
去年底貨基規模7.6萬億
4個月縮水1.36萬億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以來,貨基收益率就已經開始跌跌不休,貨幣基金也出現大規模凈贖回。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貨幣基金總規模為7.59萬億元,結合基金業協會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雖然這一數據比2017年末6.74萬億元的總規模增長了8531.84億元,同比有12.7%的增幅,但相比2018年8月末的8.95萬億元規模高點已經萎縮了1.36萬億元,縮水幅度高達15.2%。
從協會數據看,貨幣基金規模在2018年年初突破7萬億元“大關”后,勢如破竹,不斷上行,并在去年8月底達到8.95萬億元,非常接近9萬億關口。然而,8月份以后及后來的四季度,貨幣基金規模轉入下降通道,并在2018年末跌破8萬億關口,目前總規模不足7.6萬億元。
談及貨基規模四季度以來不斷下行的原因,上述貨幣基金經理分析,去年四季度以來貨基規模持續萎縮,首要原因是貨基收益率不斷下臺階,與市場上具有債券杠桿的短債、中長期債券的收益相比差距在拉大,導致貨基吸引力下降;第二,銀行等機構在年末、季末、節假日都會有固定的流動性考核,貨基中的機構資金回流銀行系統,導致資金凈贖回;第三,資管新規后,包括銀行在內的資管機構都在發行類貨基性質的公募產品,短債基金等相似產品都對貨基的市場需求形成分流和替代效果。“總體來說,目前機構資金的風險偏好仍處在低位,資金在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權衡,風險收益和流動性介于貨基和中長期債基的短債,為類似風險偏好的資金提供了多樣化選擇,這也讓貨基的持續高增長難以為繼。”
上述固收總監也認為,在嚴監管、收益率下行以及替代產品增多的情況下,貨基規模的高速增長勢頭或將告一段落。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