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2018年A股回購數量和金額呈爆發式增長:已實施的回購金額達517億元,較2017年激增4.6倍;已回購股份72億股,較2017年增長4.7倍。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股份回購與股價短期走勢的關系難下定論,但A股回購潮的出現代表產業資本的抄底意愿增強。若以此選股,首先仍需關注個股基本面情況,同時評估公司的回購意愿和回購能力。
千只個股啟動回購流程
Wind數據顯示,2018年A股共有1000只個股啟動股份回購流程,較2017年的459只增長117.86%,占全部A股近三成。從回購金額看,2018年796只已經實施股份回購的個股總回購金額達517.27億元,較2017年的91.99億元激增462.31%;已實施的回購股份達72.90億股,較2017年的19.90億股增長266.33%。從預計回購股數看,2018年A股預計回購股數213.24億股,較2017年的37.46億股增長469.25%。
具體看,在796只已經實施股份回購的個股中,已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117只,占比14.70%;374只個股的已回購金額不足1000萬元,占比46.98%;已回購金額超過5億元的,僅有13只。其中,中國建筑(5.770, 0.05, 0.87%)以37.32億元的已回購金額位居第一,共回購6.10億股。其次是美的集團(38.010, 1.15, 3.12%),回購金額為29.69億股,共回購0.69億股。此外,均勝電子(22.220, 0.22, 1.00%)和永輝超市(8.040, -0.03, -0.37%)的回購金額也分別達到18.01億元和16.28億元,已回購股數分別為0.72億股和1.67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A股已實施回購的股份數量僅占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的34.19%,仍有約140.34億股的股份待回購。針對上市公司掀起的回購潮,北京和聚投資表示,市場大底的特征之一是連續下跌后的回購潮。2019年,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有望實質性展開,從點到面的回購潮或助推部分板塊提前見底,因此從回購股份的個股中也有望挖掘出具備超額收益的個股。“整體上看,回購潮的出現代表產業資本對公司股價處于低位的判斷,通常情況下是當股票價格足夠低的時候才會出現。此外,監管部門關于回購辦法的修訂稿中,新增了‘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須進行的股份回購’,這也意味著,產業資本在判斷股價處于低位后可能實施回購。”北京和聚投資表示。
股價短期影響不一
雖然個股實施股份回購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股價,但從短期走勢看,股份回購與股價尚難言有直接關系。
以濰柴動力(7.720, 0.06, 0.78%)為例,該股于2018年7月14日發布回購預案,12月29日完成回購,總回購金額達5.00億元,回購股數為0.63億股。這期間,A股主要指數跌幅較大,濰柴動力僅下跌約4.65%,超額收益明顯。不過,2019年以來至1月8日,該股下跌0.52%,同期各大指數均有正收益。
不過,也有個股在實施回購期間股價未能跑贏指數。例如,隆鑫通用(4.210, 0.01, 0.24%)2018年6月21日發布回購預案,9月26日完成回購,總回購金額達3.00億元,回購數量達0.60億股。期間該股下跌4.96%,同期上證綜指僅下跌3.74%。2018年9月27日至2019年1月8日,該股跌幅為14.29%,繼續跑輸上證綜指。
針對部分個股實施回購后股價表現不佳,北京某私募研究員表示,上市公司密集實施股份回購,整體上代表了產業資本的抄底意愿增強。一般而言,產業資本持股周期較長,看重的是長期持股收益,個股短期走勢受多方面因素擾動,股份回購僅是一個影響因子。
關注回購能力與意愿
上市公司頻頻實施股份回購也為投資者選股提供了一個新的參考維度。上海某公募基金分析師表示,從基本面角度看,一些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后注銷,能夠直接提高每股收益;從交易層面看,較大比例的股份回購確實能夠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股價。當然,對于部分估值過高的個股,即便實施了股份回購,也不會因此選擇買入。“股份回購屬于錦上添花,根本的還是要看個股的發展空間、盈利增長確定性、核心競爭力、估值水平等基本面因素。”他說。
北京和聚投資表示,股份回購是一個整體概念,部分個股回購股份后股價表現不佳并不意外。因此,如何從回購的大樣本中去篩選值得參與的個股,一方面要評估公司回購的意愿,關注公司內在價值是否被低估;另一方面需要評估公司的能力,關注現金流等指標。在具體操作中,除了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還需要深入評估治理結構特征及其驅動的回購動力。
隨著實施股份回購的公司越來越多,未來是否有望助推牛市行情?中信證券(16.010, 0.00, 0.00%)研報認為,美股回購的動機源于在“低現金+高股權”薪酬體制下,高管用回購提高股東回報,獲取薪酬激勵。A股國企高管股權薪酬占比較低,僅為20%左右,回購動力較美股弱,更傾向于以分紅形式提升股東回報。同時,上市民企的回購考量在于對資本再投資和股票回購潛在收益率的權衡,剔除金融股和虧損企業后,上市民企近3年ROE均在10%左右,2018年末PE估值18.8x,對應回購股票潛在回報率5.3%,資本再投資性價比高于回購。因此,目前A股股份回購仍主要為托底股價手段,同時用作股權激勵和配合轉債發行的情況也有所增加。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