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股轉公司發布“關于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引領指數系列的公告”,明確提出新三板五大新的指數,包括創新層成份指數、民營龍頭指數、民營高技術制造指數、民營高技術服務指數、民營醫藥制造指數。
2019年1月11日,股轉公司五大指數樣本股名單正式頒布,其中,創新成指434家,三板龍頭51家,三板制造100家,三板服務200家,三板醫藥50家。
啃哥認為,近三年,新三板的指數只有新三板成份指數、新三板做市指數兩大類型,顯得過于單調,不夠具有針對性。而2019年開年即推出新三板五大新的指數,意義非同一般,它預示著新三板真正的分類監管、分類披露時代的逐漸來臨。
推出新的五大指數,其實目的就是把新三板一批龍頭企業挑選出來。尤其是創新成指,將創新層中最好的企業挑選出來,進行了二次分層;而民營龍頭指數,也是將新三板最好的一小批企業選出,為基金進行布局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新三板創新層已經推出很長時間,市場一直呼吁差異化管理,既然創新層企業承擔了更多、更詳細的披露要求,應該享受一些差異化待遇。而這次分層,顯然就是針對新三板最優質企業的,希望市場更多的資金可以引導進入創新層優質企業,讓一小部分新三板最優質的企業在流動性方面有一些不同。同時,這些優質標的也就是下一步新三板分出精選層最好的選擇標的。
當然,單靠新的指數標準,很難起到太大的作用。不過,它是眾多有效方式之一。再加上資本市場逐漸回暖,配合新三板新的一些改革推出,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新三板優質企業,起碼這批企業的流動性改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這也意味著在新三板流動性改善層面,已經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