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 10:5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北京新入市樓盤有所減少主要受春節假期影響。
一直打算在北京買房的王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已經觀望兩年,打算春節后買房。我對比了新房和二手房,現在新房價格并不便宜且大多位于昌平、大興等偏遠地段,因此我會選擇買二手房。”
王女士表示,“我關注的朝陽區一個小區房價已經平穩,2017年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報價900萬元,而目前報價730萬元,兩年來降了170萬元。這兩年,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明顯讓樓市降溫。”
據某機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北京共有13個樓盤入市,項目主要以住宅、別墅為主。其中大興4個、豐臺3個、朝陽2個、密云1個、懷柔1個、通州1個、順義1個。今年1月份,北京共有7個樓盤入市,項目主要以住宅、別墅為主。其中昌平3個、大興1個、海淀1個、朝陽1個、通州1個。截至目前,北京2月份暫時沒有新樓盤入市的信息。
一位房地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北京新入市樓盤有所減少主要受春節假期影響。從新樓盤價格來看,每平方米在4萬元至7萬元之間,與二手房比較,并沒有優勢,且二手房價格浮動空間較大。
記者春節期間采訪的多位剛需購房者表示不再等待,春節后將買房,并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能出臺更多的政策穩定房價。
2019年,北京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調控定力,商品住房價格保持穩定。今年北京市將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加快已供地住宅項目開工建設和入市步伐。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屬于樓市淡季,新房交易表現一般,屬于正常現象,這也是市場降溫的一種表現。春節過后,購房者買房不要太過于憂慮,面對市場調整,應理性看待。
返京潮拉動需求 北京租房市場升溫
春節過后,上班族、求職群體等返京,使得北京租房需求上升。一位從湖北黃石回京工作的金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年底換新工作后想盡快就近租房,會在舒適度和價格上權衡,希望找到兩者之間最佳平衡點。”
據了解,在北京的租賃需求中,以金女士為代表的年輕人越發注重居住品質,因此優質房源供應相對短缺。在租房渠道選擇上,金女士稱會首選線上租房平臺,自如、貝殼找房、58同城、趕集網、安居客等平臺都提供詳細房源信息,選擇空間較大。
記者發現不少“90后”有類似的想法,“90后”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劉女士是一位剛畢業不久的教師,目前在東城區南二環附近與別人合租了一套97平方米的房子。她告訴記者,“北京房價仍在高位,若買房只能買在郊區,出行不便。我更注重小區的配套設施,交通是否方便,因此暫時租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位從鄭州老家回京工作的馬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是我畢業的第二年,想留在大城市打拼,準備在北京租房子,希望能找到一個品質又高、價位又低的住處。”
記者走訪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的鏈家中介了解到,每年隨著在京工作人員重回北京,春節后北京租房需求也會逐步走高。
“北京屬于供給短缺市場,從總量上看,目前北京租賃供應不足。”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需要通過更多方式,如盤活存量、加大增量等途徑擴大供應。2019年政府主導或參與支持的供應會增加,核心措施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場潛力,把大量利用不足的存量住房用于“二次開發”投入市場。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作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將出臺進一步規范管理住房租賃市場政策措施,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穩定。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多渠道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5萬戶。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住房租賃市場要做“加法與減法”,加法是增加供應量,包括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公租房供應;減法是減少租賃市場違規違法行為,比如公寓企業壟斷房源、小中介機構不退押金及坑騙租戶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