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 08:3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月12日,A股公司更名從來不是新鮮事,有意思的是,在公司改名之后,股價一路跌跌不休。
2017年10月24日,歐菲光公告,公司擬將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歐菲科技(11.550, 0.35, 3.13%)”,公司證券代碼002456保持不變;2019年1月9日晚,歐菲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光學業務占比持續提升以及公司實現全球化布局及集團化管理運作,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更為“歐菲光”。
截至今日(1月12日)收盤,歐菲科技股價報11.55元/股,較其高點(按2017年11月13日收盤價25.85元/股計算)下跌55.3%,市值蒸發近400億元。
歐菲科技稱,更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光學業務占比提升,二是公司實現全球化布局及集團化管理運作。同時,本次公司的中文名稱將變更為“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此前的“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稍有不同。
“為了讓投資者對公司有更為清晰和準確的認識,更好地向市場傳遞公司的價值,結合現階段公司發展具體情況和未來戰略,公司決定更名,公司證券簡稱也隨之變化。”歐菲科技在公告中稱。公司還進一步解釋道,更名與公司目前業務實際和未來業務發展戰略相匹配,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無利用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東北證券(6.970, 0.00, 0.00%)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上市公司更名需分兩方面看,一些企業確實存在業務、定位變更而更名的需求,但也有不少案例顯示更名的背后是對概念、熱點的炒作,這也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付立春表示,面對上市公司更名的情況,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關注其背后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這一行為,更關注企業的經營和基本面,而不是單純的名稱變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