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14:30 | 來源:未知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中國基金行業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謝衛的提案很敢說,一個比一個直接。
《號外財經》文/高偉
“兩會”前夕,基金行業唯一一位全國政協委員的工作職位出現了變化。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謝衛出任公司總經理,《號外財經》注意到,謝衛已經連續12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號外財經》注意到,2月28日,交銀施羅德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宣布原總經理阮紅轉任公司董事長,原副總經理謝衛出任公司總經理,任職日期自2月7日始。此前,去年10月20日,交銀施羅德基金發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告,原董事長于亞利達法定退休年齡離任,交銀施羅德原總經理阮紅改任交銀施羅德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阮紅離任總經理職位,新總經理正在選聘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謝衛還連續12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號外財經》觀察到,作為中國基金行業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謝衛的提案很敢說,一個比一個直接。
在2018年,謝衛提交了兩份提案 ——《關于新時代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建議》《關于加強金融精細化監管的建議》。《關于新時代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建議》直接提出:資本市場的終極監管目標只有兩個,一是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讓資本市場發展成果惠及百姓。“資本市場并未充分反映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要求。資本市場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股指的波動與實體宏觀經濟的數據嚴重悖離。”《建議》中寫道,“監管部門應不忘初心,把上述目標作為工作的核心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接受社會公眾和輿論的監督。”
另一份提案《關于加強金融精細化監管的建議》,建議金融監管政策需要科學預判,以及建議金融監管謹慎使用窗口指導。“前瞻性是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的生命所在,監管者更需要對新的金融行為以及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對苗頭性,趨勢性的金融新現象及早作出科學研判,早早筑牢監管大壩。”謝衛在此提案中表示,“金融管理部門不能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化和行業的訴求而競相降低監管標準來支持所轄機構獲得相對的競爭優勢。”
2019年全國兩會正向我們走來,代表們的提案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近一年,經濟形勢及金融機構發生很大變化,央行2019年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動金融機構改革。在謝衛眼中,他關注了什么?又有什么新的提案,不得而知。不過,隨著兩會的臨近,他的提案會很快得以披露。
公開資料顯示,謝衛,1965年生,歷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教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所助理研究員;中國電力信托投資公司基金部副經理;中國人保信托投資公司證券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北京證券營業部總經理、證券總部副總經理兼北方部總經理,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而交銀施羅德基金成立于2005年,是中國第一批銀行背景基金公司之一。現其旗下共有產品89只,截止2018年12月31日,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交銀施羅德基金在2018年公募基金管理人資產凈值規模(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后)位293.72億元,在131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第25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