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14:14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李萬鈞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順豐控股(002352)近日披露2018年報,科技投入27.23億元,占到該公司900億營收的3%,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物流巨頭UPS。
《號外財經》文/李萬鈞
順豐控股(002352)近日披露2018年報,科技投入27.23億元,占到該公司900億營收的3%,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物流巨頭UPS。
對快遞物流行業這樣一個利潤率并不是太高的行業,與同行相比,順豐在科技上的投入顯得大膽激進。但如果看懂順豐逐步從傳統物流向行業解決方案科技服務公司的軌跡,這一切又順理成章。
智慧物流 未來已來
放眼全球,物流行業的領軍企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到科技創新階段,快速迭代的科技應用,不斷改變著物流行業的運營規則。
過去十來年中,亞馬遜一邊低調地建倉儲,買飛機,一邊用炫酷的科技創新不斷震動物流行業,智能運營中心、無人機配送計劃、無人駕駛卡車計劃、3D打印卡車項目、“Prime Air”貨運飛機計劃、預測性調撥等黑科技,直接把競爭拉高到科技陣地。
FedEx和UPS這些老牌企業要實在得多,但他們在物聯網、區塊鏈這些最重要技術趨勢面前,也開始堅定地擁抱新技術,因為這可能決定未來5到10年的物流業競爭格局。
FedEx甚至稱,在區塊鏈和物聯網方面的投入,是公司提升客戶服務和抵御外部競爭的戰略手段之一。今年2月,FedEx已加入來區塊鏈運輸聯盟(BiTA,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正在測試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蹤大型高價值貨物運輸。
加入BiTA組織的還有另外一家運輸巨頭UPS,該組織目前在制定行業標準,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蹤貨運,管理物流。
科技潮流浩浩蕩蕩,對順豐來說,科技是它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對科技的投入,贏的是未來。
科技價值兌現 助力降本增效
要成為具有科技屬性的公司,有不同的路走。
3月18日,順豐CTO幺寶鋼在年報業績說明會上談到,順豐的科技投入主要是注重應用,要解決物流領域的問題。因此不會做全盤的科技布局,不會大規模開展基礎性研發,要和業務部門的需求結合。科技開發圍繞著降本增效展開。
在順豐,有一種智能藍牙耳機叫“小豐”,它是針對收派員工作場景定制的支持具備語音喚醒、語音指令交互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小豐”內置的“AI助手”可以通過識別收派員的語音指令,輔助其處理日常的收派件工作。小哥日常撥打電話、轉單、查單等高頻操作,都將由8步手動操作縮減為1步語音指令,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搭載AI助手的“小豐”不僅可以解放收派員的雙手,大幅提升他們日常的工作效率,也會進一步完善收派端作業的數據采集。
這樣的智能裝備設施在順豐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業務實踐中。隨著順豐在物流無人機、智能設備、智慧包裝等領域頻頻發力,大數據、區塊鏈、智慧決策等建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創新,已經具象化到了業務流程的每個環節上,從下單、收派、包裝到運輸、中轉,每一個環節都有了科技的助力。
AI下單。順豐研發的“AI助手”,針對物流行業的多個垂直場景提供了完整的提效減負解決方案。例如:針對95338呼叫中心的客服工作場景,采用智能語音交互、啟發式的話術設計替代人工客服,精準地識別客戶意圖并獲取關鍵信息進行深度清洗,在無需人工客服介入的情況下與客戶進行自然語言交互并最終滿足需求,解決用戶問題,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AI助手”下單成功率和人工客服持平,平均每通電話耗時55秒,比人工客服時間縮短一半,效率提升1倍。
收派件提效。順豐地圖在“最后一公里”的步行、騎行線路規劃與貨車導航方面突破,根據不同貨運能力,預估物流時間、里程和規劃線路,提升物流配送的送達效率。
不要小看路由規劃,當年UPS曾在美國本土做過一個耗時10年,耗資2.95億的運籌學項目——全美的末端配送路徑優化,在克服數據不精確、現實場景復雜和司機意愿度不高的困難后,項目顯現出顯著的效果,每年給UPS節省3到4億美金,減少近一億公里行駛路程,更有油耗和碳排放減少等環保效益。
由于不同應用技術的使用,使得順豐收派崗效能同比提升8%,輸單崗成本銳減86%。
環保包裝。推廣綠色包裝,降低包裝材料成本。投入300萬個可循環利用豐box,可替代1.5億個紙箱。
運輸。順豐擁有龐大的物流車隊,車輛每公里運輸成本對控制成本異常重要,影響因素既包括車輛本身成本,還包括了司機運費、轉載率。為更好地管理運輸車輛,順豐開發了順陸平臺,將運力社會化,更有效的匹配內部資源,提升轉載率。
中轉場。“慧眼神瞳“是順豐開發利用各種視頻和圖像進行自動化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統,這套系統不僅能實時監測運營場地各類暴力違規操作,有效降低破損件和丟失件概率,還可以為全網提供車輛裝載率、車輛調度、運力監測和場地人員能效等基礎數據;向快運、速運干/支線持續反饋各車輛實時裝載率數據,持續優化運力成本;實現全網標準化業務管理,消除管理黑洞。部署神瞳后的場地數據顯示,快運破損件數大幅下降,下降幅度最高達46%。
區塊鏈技術已經被應用到順豐自身業務上。在醫藥溯源方面,基于GS1編碼標準, 結合冷運業務和醫藥倉實現全鏈條藥品追蹤,保障藥品質量;在智慧農業方面,利用區塊鏈和IoT技術,對農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進行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并結合大數據技術應用幫助農戶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種植質量;在跨境溯源方面,采用保稅倉前置結合社區零售的新模式,創造了海關清關新模式,極大地降低了貨品清關時間。
看遠十年后的競爭優勢
目前,順豐利潤短期下滑,這是否是一種蓄勢?未來是否意味著更大的上升空間呢?
方正證券一份研報中認為,數據和科技驅動發展,已使得順豐綜合物流服務版圖開始初步確立。順豐目前正處戰略機遇期,對新業務的布局,以及高額研發投入,都會在短期影響到公司利潤。但物流行業是一個非常看重戰略布局的行業,今日的戰略選擇對于十年后的結果具有決定性作用。
無論從研發投入總量,或是增速,均能看出順豐堅信“未來的物流企業,注定都是科技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