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09:25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米萊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五大主營業務收入全面收縮
??? 《號外財經》米萊/文
作為a股第一家上市藥企,哈藥股份日前發布2018年財報,五大主營業務全面下滑,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8.14億元,同比下降10.0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6億元,同比下滑14.95%,這也是哈藥股份繼2014年之后連續第五年業績呈下滑態勢。
???? 五大主營業務收入全面收縮
?去年對醫藥行業來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重磅政策和大事件層出不窮。國務院機構深化改革、兩票制的全面實施,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強勢推進,新版基藥目錄果斷發布,帶量采購快速落地,進口抗癌藥關稅取消等政策均對哈藥股份產生不利影響。
?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哈藥股份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中藥、生物制劑及保健品板塊營收分別為1.44億元、25.4億元、6.93億元、0.99億元、2.4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8%、4.21%、4.63%、16.67%及6.42%。
? 對于業績下滑,官方解釋為,受上游原輔料共贏緊張、下游制劑需求量下降以及環保限產等原因,化學原料藥產量、銷量下滑等因素導致銷原料藥收入下降;貴州、黑龍江、四川等銷售大省主銷規格未中標,競品企業搶占終端市場,使得生物制劑主導品種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銷售收入較同期下滑;受二票制、抗腫瘤藥降價談判以及競品企業搶占終端等因素影響,抗腫瘤藥物中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紫衫醇注射液和注射用奧沙利鉑等品種銷售收入較同期下滑。
(截圖來自公司2018年年報)
? 但事實上,《號外財經》發現哈藥股份的業績常年處于萎靡狀態。數據顯示,曾經品牌價值一度達到160億的哈藥集團自2014年開始就處于業績下行通道,2013-2017年,哈藥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180.92億元、165.09億元、158.56億元、141.27億元、120.18億元,隨著醫藥改革進入深水區,哈藥股份的下滑速率從個位數上升到兩位數,2018年仍未扭轉態勢。
?????? 廣告研發費用縮減押寶保健品
數據顯示,去年哈藥股份的市場費用6.2億元,同比下降近19%,這也是公司市場費用連續第五年下降,占營收的比重從2013年的17%下降至不足去年的6%。哈藥股份此前被大家耳熟能詳的三精、蓋中蓋品牌正是靠著巨額的廣告費用帶動市場銷售,也曾造就了哈藥股份的輝煌。如今,隨著廣告法的不斷完善,哈藥股份在廣告宣傳上的投入也逐年下滑,2018年廣告投放不足0.16億元,和2014年的9億元投放相比不值一提,在銷售費用的占比也從接近30%下降至2.5%。
與此同時,哈藥股份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同樣縮減。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去年在研發上的投入為1.85億元,同比下降逾6%,為增厚利潤,哈藥股份還將部分研發支出資本化,2018年資本化比例接近26%。
和不斷縮減廣告研發費用相比,哈藥股份顯然將寶押在了保健品身上,開啟了海外“買買買”模式。
去年2月14日,哈藥股份發布公告稱與全球頂級健康營養品牌美國gnc達成戰略合作,斥資3億美元購買其40%的股份,并成為gnc上市公司單一最大股東及中國區域唯一經銷商。《號外財經》發現,gnc的產品線涉及兒童營養、孕婦營養、改善睡眠、體重管理等十幾個品種針對不同用戶需求,產品的價格區間覆蓋100元到上千元不等,主打中高端市場。正好和哈藥集團原有的”蓋中蓋“等系列產品形成補充,但最終中洋結合能否適應內地市場,目前還是未知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