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 09:3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麗新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終是否能轉化為下手買房的業主,目前尚不好判斷,但來到項目看房確實說明有買房意向,只是不確定最終會買在哪里罷了
五一放假之前,《證券日報》記者偶然途經蘇州,經太湖湖邊回蘇州市里路上,巧遇一位故鄉在隴西到蘇州生活多年的出租車司機趙師傅。聊天之余,趙師傅得知記者在北京生活,沒想到第一句即吐槽:“蘇州的房價都快趕上北京了”,“我來這幾年還沒攢夠買大一點房子的錢,尤其今年,好地段的房子都6萬元/平方米了,一般的都要4萬元/平方米左右,買不起了。”
幾天之后,紅五月開局,果然,蘇州樓市房價曲線直上。無獨有偶,與蘇州高鐵僅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南京,甚至出現了32個人搶一套房的搖號購房熱潮,一如兩年前的上海和北京。
不難看出,當下,樓市銷售的分化現象正在全國展開,但一線城市似乎頗為平穩。以北京為例,3月份曾因四環邊限價房入市引發的凌晨排隊買房現象似乎開始退燒,五一期間,北京樓市商品住宅僅成交約300套,可謂近幾年的新低點。
開發商忙于蓄客推盤
蘇州趙師傅的無奈,來自于支付能力夠不到快速上漲的改善房的門檻。而橫盤已久的北京樓市,限競房時代的來臨,讓購房者有了更多挑選空間,尤其是首改和再改客群,并不急于出手,多是選擇在大量已經或者即將入市的新項目中“挑房”買。
五一期間,《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幾個即將入市的新盤后獲悉,遠郊盤看熱鬧的客群多,下手的少;性價比高的項目,有真實購買意向的客群多,但項目投入多利潤薄,開發商頗有虛熱之苦惱。
4月30日,《證券日報》記者換乘了三種交通工具才來到了北京房山青龍湖板塊,在這個過去幾乎沒有什么開發商布局的區域,如今龍湖、金地等房企都已拿地建房,且都將在今年進入集中銷售期,主力產品是低密度洋房及少量疊拼別墅等。
在這一板塊組團的三個限競房項目中,金地·大湖風華進展最快。據營銷中心銷售員向記者透露,預計項目在5月中旬入市銷售,預計銷售均價為37245元/平方米,主要住宅為89平方米—139平方米墅區洋房和140平方米—220平方米湖畔別墅。
“項目開盤時會有優惠,目前蓄客客群多數都是改善型,大概占比為70%,其余則為剛需客群,目前僅高端客戶就有幾百組到訪。”金地·大湖風華項目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房山青龍湖板塊市場確實有競爭壓力,但金地不會采取低價策略,而是在產品上做加法,比如這個項目緊挨6000畝青龍湖,社區提供免費地鐵接駁班車,總價500萬元即可以買到別墅,這是在以往金地風華系產品中難以找到的高性價比樓盤。
實際上,為了從競品中突圍,五一假期成了開發商攬客的重要節點。“我們樓盤五一不放假,反倒做了組織客戶游船、逛公園等各種看房活動。”五一假期過后,該項目銷售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五一假期期間,看房的人非常多,每天售樓處都爆滿。
假期游玩之余看房的到訪客群,最終是否能轉化為下手買房的業主,目前尚不好判斷,但來到項目看房確實說明有買房意向,只是不確定最終會買在哪里罷了。
值得關注的是,小長假期間,北京樓市出現了一個一天內引得千組客戶到訪的新盤,即未來金茂府。據記者了解,該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技城區域,是中國金茂在北京的第五個金茂府產品,同時也是限競房項目。
“未來金茂府將于6月份開盤,入市主力戶型為120平方米-160平方米的精裝修三居、四居,均價為5.4萬元-5.6萬元/平方米,總價在700萬元—900萬元之間。”未來金茂府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項目將與華為合作,引入全場景智慧化家居系統,打造以品質、科技、智慧為符號的城市高端住宅。
有業內人士稱,在供應井噴的限競房中引入高端產品線的打法,是房企突圍之道。未來金茂府主要客群基本來自于北部區域,以改善型客群為主,預計其去化程度或能與先前入市的位置優越的項目(四環內外)和性價比較高的項目相匹配。目前來看,由于價格有一定競爭力,在示范區開放當日現場,千組客戶到訪排隊進場,并進行凍資排號。
兩個即將入市的純新盤項目,一個西南,一個北部偏東;一個六環,一個五環外,卻同為限競房供應區域。記者走訪的這兩個項目似乎頗能代表下半年北京樓市成交軌跡,但從此前已經銷售而在五一假期期間完成網簽的成交數據來看,市場仍在退燒。
購房者不急于出手
“最近一天能接到好幾通推銷房子的電話,甚至一個項目每天有兩撥人打來攬客,可能是因為我最近在看房,但是我還沒決定好買哪個項目呢。”李女士(化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限競房很多,確實是購房的好時機,但這些項目都較為偏遠,所以我也在看二手房。另外,要是再買房就得賣房才能湊夠首付,現在手里的房子賣掉也需要時間,所以急不來。好在市場上可選的項目較多,在位置合適的基礎上,還可以多看看品質和戶型再做決定也來得及。”
實際上,現如今北京樓市中,有產者再置業的比例已經很高,在這些購房者中,除了對價格和位置敏感外,教育、醫療、社區環境和住宅品質越來越影響這些群體的選擇,對限競房項目來說,供應集中、戶型同質化等難題已經導致市場去化率遠不及預期。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北京合計入市了41個限競房項目,合計57期,供應的限競房住宅有26567套、合計的建筑面積是315.7萬平方米,后續預計還有約50個項目入市。部分區域如石景山區的項目,由于扎堆上市,目前面臨去化難題,部分項目去化率甚至低于20%。
另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五一假期期間,北京樓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簽124套,高于2018年同期低于2017年同期;二手住宅成交量僅134套,低于2016年-2018年同期。換言之,五一假期期間,北京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網簽量總共不足300套,處于2015年以來五一假期低點,盡管今年五一假期4天但仍不及往年同期三天網簽量。
“一方面今年假期較長,大部分人員選擇外出旅游,市場需求減少。”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另一方面是國家嚴格調控下,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更多購房者仍在觀察看后續市場變化。
“整體看,今年3月份出現的高峰期在供應量爆發基礎上出現了退燒。”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疊加之前優惠項目減少,二手房價格合適的房源成交后,業主漲價,購房者開始觀望。此外,除了少數五環內項目外,最近幾個月入市的項目去化率依然不樂觀,使得購房者不急的情緒又一次出現。更重要的是,5月份-6月份期間,限競房供應量有望超過萬套,整體市場競爭可能再次升級。
(策劃 王麗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