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09:0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今年一季度營收、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雙升,到半年度營收降、凈利潤增速下滑,再到第三季度兩項指標同比全部下降,同仁堂業績似乎正在走向拐點。
《電鰻財經》 趙超/文
同仁堂品牌始創于清康熙八年(1669 年),至今已有350年的歷史。作為馳名中外的中藥老字號企業,同仁堂(600085.SH)在2017年、2018年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雙雙增長的情況下,于2019年迎來了業績困難期。
從今年一季度營收、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雙升,到半年度營收降、凈利潤增速下滑,再到第三季度兩項指標同比全部下降,同仁堂業績似乎正在走向拐點。
10月30日晚間,同仁堂發布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99.59億元,同比減少4.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億元,同比增0.04%。
《電鰻財經》注意到: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8.02億元,相對于去年同期的32.1億元,同比下滑12.7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9億元,相對于去年同期的2.1億元,同比下滑10%。
回顧同仁堂2019年業績報告,可謂步步下滑。
2019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9.11億元,同比增長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9億元,同比增10.18%,兩項指標都處于上升通道。
而在第二季度,風云突變。
今年上半年,同仁堂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52%至71.5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雖然仍高達6.6億元,但增速降至3.33%。
同仁堂是馳名中外的中藥老字號企業,品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上半年,同仁堂營銷團隊繼續按照“以品種運作為核心,以終端工作為方向”的指導思想,對主力品種、發展品種、藥酒品種及潛力品種四大品種群分類運作。主力品種群以同仁牛黃清心丸和同仁大活絡丸為代表持續采用聯合營銷模式,帶動二三線品種的銷售;發展品種群從穩定市場秩序入手,實行線上線下并行維護開發;藥酒品種強化區域管理、穩定價格、加強推廣;潛力品種群則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特點繼續培養終端運作能力。
同期,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速度,母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增幅為7.15%,凈利潤增幅為9.12%。
《電鰻財經》注意到,公司下屬同仁堂科技因產能問題尚未解決及個別產品受行業因素影響銷量下滑明顯,對其半年度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同仁堂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75億元,同比下降11.73%,營業利潤7.08億元,同比下降3.55%。
商業零售方面,上半年,同仁堂商業門店總數為854家。盡管努力克服多重困難,但運營壓力仍需時日化解。同仁堂商業實現營業收入39.48億元,同比增長0.57%,營業利潤2.27億元,同比下降5.42%。
上半年,同仁堂分產品中,前五名系列營收19.23億元,同比下滑2.84%,而營業成本卻上升1.73%,導致公司前五名系列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1.86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雖然同仁堂國內收入下滑3.16%至65.24億元,但海外收入大幅增加23.54%至5.89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